逢年过节,一些村里总少不了婺剧演出,台上的演员们在卖力演出,台下的观众们在纷纷叫好,而后台的工作人员们也在挥洒汗水。一个表演除了演员们外更少不了幕后人员的辛勤和努力。近日,记者就走进了青年婺剧团,看看他们是怎样把传统婺剧展现给人们的。
剧团为了兴趣而办
金华市青年婺剧团成立于1994年,前身是白龙桥婺剧团。身为团长的倪秋花今年已经62岁,说起自己为什么会成立这个婺剧团,倪秋花告诉记者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婺剧是我的最爱,在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候,最大的消遣娱乐就是在磁带里听婺剧,觉得十分满足。”倪秋花回忆道,“那时候广播里也听,我最爱的就是樊梨花的桥段了。”
1982年,倪秋花开始从事农村文化工作,对于婺剧的兴趣也从单纯的喜爱变成了想要去学习。那时候的她并没有师父指导,只是听说哪里有婺剧表演就去哪里看,看了以后就自学,看得实在多了,倪秋花不禁在想,既然自己这么喜欢看婺剧,还想学一点,那为什么不自己办个婺剧团,这样就可以天天在剧团学习了。
一直到了1994年,倪秋花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婺剧团,没有想到的是保证剧团的正常运营让她傻眼了。刚成立之初,因为剧团的名气不是很大,导致都没有很多的演出机会,一场演出除了搭建舞台、道具的运费还有剧团那么多人的工资和伙食费都是要算在剧团里的,而演出机会甚少的剧团可以说没有经济来源,从开办剧团开始,因为入不敷出,倪秋花就只能用家里的钱补贴到剧团。
正在剧团慢慢走向正轨的时候,一场大火却把倪秋花的心血都烧光了。2007年,剧团正在义乌演出,因为台下观众的失误,不小心把一串鞭炮扔在了舞台上。舞台上都是布料,没过多久,整个舞台连同后台的几十箱道具都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因为第二天还要表演,当天晚上,倪秋花就连同剧团里的人该租的租、该借的借,把道具凑齐了。想到那场大火,倪秋花又庆幸又感动:“第二天因为还有表演,我当时就说可能表演不了,但是那时候村里的村干部都过来帮我想办法,还有剧团的演员们都一起帮忙,所以才能坚持下来。”
剧团成立的22年来,从2007年开始,倪秋花就带领剧团进农村、入社区,送戏下乡,足迹踏遍温州、台州、建德、嘉兴、丽水等地,每年为农民群众演出近600场,历年累计近万场,还培训了一大批农村文艺骨干。除此之外,剧团多次在市文化节婺剧擂台赛获金奖,2014年还获得浙江省首届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的金奖,并拍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婺剧影碟,如《五子哭坟》、《羚羊锁》、《反皇城》等。《唐皇选美》在浙江省农村传统婺剧比赛中荣获金奖,《双血衣》、《八美图》等传统节目获得银奖,倪秋花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剧团节目由专业剧团国家二级导演王正洪、陈志兴排演。
剧团里的年轻血液
在剧团里除了演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后台的乐队同样也是剧团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婺剧中的“花头台“表演就可以看出乐队的重要性,而今年29岁的张晓卫则是乐队负责正吹的年轻血液。
10岁时,张晓卫听着磁带里的婺剧就学会了简单的笛子和唢呐。那时候在外婆的村里有婺剧表演,剧团的师父看到张晓卫对演奏如此感兴趣,便想要收他为徒,但因为张晓卫当时并没有毕业,他便约定在他毕业那年再来找他当师父。一直到19岁学校毕业之后,剧团师父果然找上门来,张晓卫便遵循自己的兴趣进了婺剧团跟着师父学习乐队演奏。
“要想在这一行混,首先你要学会的就是打锣。”张晓卫说。乐队里有5把交椅,分别是鼓板、主胡、正吹、大锣、小锣。自从进了婺剧团后,除了打锣,张晓卫还学会了各种乐器,导致现在剧团里的乐队缺什么他就干什么。在自己入这一行的3个月时,张晓卫就意识到,如果单纯是为了工资而入这行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天天在后台,每天就只能重复这些已经会了的曲子,这种工作只能是对婺剧有兴趣的人才能坚持下去。”张晓卫说。
“闹花台”又称“花头台”,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婺剧群体音乐,包含了吹、拉、弹、打等民族乐器。它由六段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相连的婺剧曲牌体组合而成,每一段曲牌由其主奏乐器作领奏。“花头台”的音乐非常丰富,既有粗犷、豪放的吹管乐和打击乐,又有细腻、婉转的拉弦、弹拨乐。整个乐曲有一种健康向上、向往未来的思想内涵和喜庆欢快、热情奔放的音乐形象,自始至终充满着浓郁、香醇的江南乡土气息,听之令人沉醉其中。
欣赏“花头台”的演奏,可以说是对一个剧团乐队阵容、演奏水平的全面检验。在婺剧界,不管大小剧团,不管城市农村,首场演出前一定要加演由全体乐队人员(后台)上前台演奏的“花头台”。由此不难理解浙中大地的老百姓对“花头台”喜爱至深的情感,也印证了“花头台”经久不衰、百听不厌的旺盛生命力。说起花头台,张晓卫还告诉记者,其主要分成四部分:打击乐是体现鼓板、笛子水平的部分;小胡琴是婺剧独有的一种演绎风格;小唢呐则是婺剧当中高亢的一种唱腔;大唢呐则相当于乐队的大合奏。
说起自己演奏的水平,张晓卫谦虚地表示还是会有出差错的时候,但是在出错的很短时间内就要改正回来。虽然外行人可能听不出,但是内行还是能感觉得到刚刚的演奏不流畅,所以乐队的演奏不光是要平时刻苦练习,更重要的还是在舞台上日积月累的经验累积。“在乐队的十几年来,有些戏我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演奏,虽然是兴趣,但还是有想放弃的时候,但也正因为是兴趣,所以怎么样也要坚持下去。有一句话说,听到锣鼓响,脚底都会痒。可能说的就是我们这群人吧。要是不干这一行了,听到有剧团演出,还是会忍不住想去演奏一曲。”张晓卫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