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如坐针毡”成语典故源于白沙杜氏先祖

2015-07-17 09:23:2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传说白沙后杜杜氏有个先祖在朝为太医,有一年太后娘娘(宋太祖赵匡胤之母)下身生了瘤毒,病情十分严重,服了好多药物也不见好,杜太医医术精湛,当朝出名,但在古时男士怎好近身为皇太后动手术,别说太后,即连一般后宫嫔妃也是难以做到的事,无奈,杜太医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一天他悄悄地在太后娘娘常坐的坐毡之下藏了一把利刃,太后娘娘当然不知内情,她跟往日一样,由侍女搀扶着,不经意地往毡垫一屁股坐了下去,可想而知,那毡垫之下的锋刃受力后就刺破了太后娘娘的下身,脓血即刻一倾而尽,不日,太后下身毒清病愈,太后由惊变喜,皇上大悦,就犒赏杜氏太医,并传旨下去,让地方官府为太医老家造了一座偌大的官宅,名号“大雅堂”。

  其实真实的历史并非似传说一样,只是经过后人数百年、上千年的传言,哪怕不是面目皆非,也会变样成有是有非。杜太医和“大雅堂”倒真是有,大雅堂历经六百年的风雨飘摇,最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坍塌成废,笔者年少时亲眼目睹其雕梁画栋、宏伟壮观之情景。而杜太医当然也名副其实,查白沙杜氏宗谱或见早年《汤溪县志》均有详载。杜太医,名通,字彦达,生于元末,为明初三朝御医,志载杜通曾随成祖朱棣三次北征,功高卓著,朝廷多有封犒。他不仅以医入侍宫室,并为不少臣民治愈顽疾,时有太子太保、宏文馆大学士、明初名臣刘伯温亲笔记事曰:“彦达今为御医,今年仲冬予有疾,彦达来视予疾,砭之加以药,疾止复如初也。”更有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五年(1418)作诗一首赠送,诗中道:“针书博览析理明,青囊金匮尤研精。济人利物心气诚,江南江北驰芳名。天资秀敏人中英,襟怀磊落冰壶清。医人医国咸见称,回生起死如通灵。”杜彦达留于白沙地方民间的传说颇多,其人其事志书家谱多有记载。而传说中的太后娘娘其人轶事也并非虚构,考《白沙杜氏宗谱》有载,说唐名相杜棱、杜建徽其四代孙杜爽生有五子二女,其长女长大成人后嫁于河北涿州名门世家一个姓赵的将军做媳妇,次年(927)生下一子,因其婴体带有奇香,家人为此唤其“香孩儿”,此童便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与弟赵光义儿时因其父常年南征北战,家事全由母亲杜氏操持,兵荒马乱年代,杜氏挑着一双男儿经常逃难荒山野岭之间,为此,赵匡胤称帝后,格外孝顺母后娘娘,并赐封大小母舅杜审琦、杜审琼、杜审肇、杜审进等以高官重任,此等均有史载。又考,白沙杜氏在晋朝时有个先祖叫杜锡,字世嘏,晋朝名将名家,系杜氏六十二世祖杜预之子,史载杜锡年少盛名,初期官至太子舍人(侍官名),后累至光禄大夫、尚书左丞。唐初名相房玄龄所撰《晋书·杜锡传》言:锡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憨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疾,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此文句之意即为太子患有股疮,杜锡事前将利针置于自己常坐的毡垫之下,因太子与舍人杜锡相处无间,生活中经常不分你我,好生随意,那日,太子不经意间坐之杜锡坐椅,不禁被毡下利针刺之,遂而脓血流泻,毒清病愈,太子病虽好了去,终因意外受惊,从此后见座就浑身紧张,不时感觉“如坐针毡”。

  综上所述,可见白沙杜氏关于当年杜太医为太后娘娘妙治顽疾的传说故事,其实与上述三则杜氏传说均有干系,你一言我一语,不尽传言,一代传之一代,数百上千年间,不觉就混为一谈了,然传说即为传言,不比谱志正史,传说有不切之处,亦属常有,不足为奇,反为有趣也。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