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读艾青的诗,都能感觉到灵魂深处的悸动,感觉到那一缕破晓的曙光。这一次,收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编选的艾青抗战诗集《我爱这土地》和艾丹编选的《时代》,又给我一个机缘,重读艾青的诗,重新聆听他深情的倾诉:“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重新给生命赋予意义,给灵魂注入激情。
时代,始终是艾青诗歌的主角。虽然《时代》中只选了艾青的50首诗歌,《我爱这土地》只选了23首与抗战相关的诗歌,但是从这些诗歌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艾青一步步走来的身影。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关注时代的生存,关注人生现实的力作。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写下了大量有关抗战的力作。《时代》中的第二首《叫喊》写于1933年。“我从阴暗处/怅怀望着/白的亮的/波涛般跳跃着的宇宙/那是生活的叫喊着的海啊!”这首充满激情的燃烧着的诗句里面,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艾青对时代的关注,和他心中强烈的责任感。可以说,从那时起,艾青就自觉地成为时代的歌手。
艾青从来不是那种浅薄的“应景”诗人,他始终忠实于自己感受,尊重文学的基本规律。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个性化创作”。艾青有着敏锐的知活感受力,他的诗作中的意象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得诗作饱满而灵动。抗战时期,中国作家们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宣传抗战的作品。但是,多数作品是对口号的图解和空泛的叫喊,没有对现实深度的理解和实际的生活感受。艾青创作于1937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精神面貌。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开篇,哄托出中国大地的凄凉景象,接着用素描的手法写出几个独特而又典型的乡村人物,抓住了人心,“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除了乞讨的老妇,还有赶着马车冒着大雪的农夫,在乌蓬船里蓬发垢面垂着头的少妇,蜷伏在不是自己家里的年老的母亲,失去了他们所饲养家畜和肥沃田地的垦殖者。这是对中国苦难现实的描暮,这是对泥泞土地的忧愤,进而发出“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的呼喊,表达了对民族的遭难、忧郁和抗争。若是没有一颗真诚的心,没有丰富的生活底蕴,如何写得出如此震撼的诗行。
艾青是一位始终举着火把的诗人,这火把就是他内心奔涌的激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过一些写作停留在事物表面的现象,表现出“客观主义”倾向。没有主观热情,写出来的诗歌呆板,没有感染力。《我爱这土地》中就有很多充满激情的诗篇,如《向太阳》、《火把》、《雪里钻》等篇。艾青的创作永远都是满怀激情的,正如艾青在谈到自己抗战时期的创作时所说:“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有一分进步……”这创作热情的内核是他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他的历史责任感。所以,艾青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诗歌创作数量非常多,而且诗中的情感也特别充沛。
艾青是一位思想家,是一位引领者。事实上,每一个优秀的诗人,都担任着他那个时代的引领者的角色。艾青说过,“诗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没有思想内容的诗,是纸扎的人或马。”这样的认识,源于他对诗人角色的认同。他是一个自觉的写作者。他在创作中,不仅仅满足于生活的表象或是某种政治教条。他始终在思考,通过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去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写于1940年的诗《树》,诗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诗人对民族与阶级、战争与和平作出了自己的深刻思考。读艾青的诗时,我们能感受到他博大的胸怀与宏大的气魄,这源于他在思想层面的高度。
当下,中国诗歌重新面临困境,繁荣的表象下面是诗人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艾青这两部诗选的出版,正当其时。让我们大声呼唤,“艾青归来”,中国诗歌需要这样一座大山作为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