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周末

雅畈三村,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珠

2015-08-14 09:17:4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见习记者 包蔚倩

  雅畈三村是婺城区雅畈镇著名的历史文化村落之一。它始建于宋朝元佑年间,是由地处梅溪江与武义江交汇处的叶村蓬发展而来。该村始祖名叫叶敬甫,原是松阳卯山人,在雅畈立足之后,叶氏繁衍子孙,建厅堂,扩街道,发展族群,并根据水、陆两路的走向,建成了雅畈古街。雅畈三村村民民风淳朴、世代以耕作为生,村中现今还保留着一部分当年的古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珠。

  1 叶敬甫专献皇粮,并得圣旨“旌裱尚义”

  据雅畈村村民,今年87岁的叶松青介绍:宋绍定四年,叶敬甫因贩卖烟叶路过雅畈南边,汉灶村一带。当时汉灶村正逢大旱时期,农民家中田地草木皆枯,颗粒无收。叶敬甫雇的工人在田边的树荫下休息,他们吸了旱烟后继续上路,将烟火遗留在路边的稻田里,谁知,火星很快引起了一片大火,霎时殃及大片干枯的稻田,最后都化为灰烬。

  附近的村民得知后,联名把叶敬甫告到了当时金华府的县太爷处,要求赔偿。县太爷见村民人多势众,不敢得罪,遂判决叶敬甫每亩田赔偿一斗稻谷,叶敬甫当堂提出今后如果稻田返禾抽青有收成,该归谁所有。村民们齐说:“枯稻烧毁哪能还魂返青,倘若有收就都归你松阳人好了。”听罢,叶敬甫便要求将这个承诺写进官府的判决书。

  不料,审判结束后,一行人步出金华府不久,天空中突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因为这一场雨,加上原本大火留下的草木灰成为了天然的肥料,不出多久,被烧的稻子奇迹般的返禾抽青,长得比以前还肥嫩壮实。待到秋收季节,叶敬甫带了三十来个雇工来收割,一行人就在汉灶村西北角的树林边扎下茅屋居住,因为主人姓叶,周围各村的村民就把这里叫叶村蓬。

  后来,靠着余粮盈利,加上叶氏勤劳节俭善于经营,他们不久就成了殷富人家。但当时的叶村蓬地处梅溪江和武义江的交汇之处,一旦雨季到来,便会遇上洪水。为了安全着想,叶敬甫于是找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取名“高抬门”,在此重新造了一座房子,全家人迁于此居住,这也是雅畈镇的第一户人家。

  相传叶敬甫一家落脚雅畈之后,勤劳节俭肯做肯干,不仅繁衍众多子孙,且粮食增产很快,每年都有大量粮食出产,叶敬甫还成了专门给皇帝献粮的人,为了表扬他的付出,皇帝曾特赐给他一块牌匾,上书“圣旨:旌裱尚义”。叶敬甫还专门在村口造了一间石白房,将这块牌匾挂在了房子大门的正上方,可惜,“文革”期间,这间石白房和牌匾都被破坏了。

  2 严公庙的传说

  在雅畈古街中,还藏着一座严公庙,庙中供奉的既不是天上的各路神仙,也不是叶氏先祖,而是来自四川的一位将军,名叫严颜。这其中还有一番故事。

  相传有一年,叶氏太公将粮食用大船载往余杭出售,船行至九里垅,夜幕降临,就停泊在山脚下过夜。半夜时分,叶氏太公正在船舱酣睡,突然梦见一位穿着盔甲的白胡子老将军对他说:“你船停泊在此处非常危险,快快离去!”叶氏太公醒来,知是一梦。但内心仍然惊恐难安,遂叫船家起锚撑船离开此地。船家说:“我们历次往来都停在此过夜,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最后是叶氏太公出了高价,才让船家起锚将船撑到对岸。

  谁知,第二天一早起床,叶氏太公才发现,由于当夜山洪爆发,沿山停泊的船只全被山洪乱石打翻,不少人员遇难身亡。叶氏太公觉得有神灵庇护,第二天一早便上山寻找,终于在山上发现一座小庙,名曰“叶颜公大圣”,供奉着的正是昨晚梦中所见的老将军。叶氏太公大惊,马上向附近的村民请教,这才知道庙中供奉的是三国时的蜀将严颜,听说死后他还成为了菩萨。想到是严公显灵救了自己一命,叶氏太公感激涕零,随即上前叩拜谢恩,并当场许诺要将严公带回雅畈供奉起来,之后,叶氏太公拿回铸有“严公大圣”四字的铁香炉,回雅畈建殿宇作为本保老爷供奉,听了叶氏太公的故事,叶氏子孙及乡邻也争相敬拜。由此,雅畈老街有了严公庙。

  听叶松青回忆,严公庙的原貌建筑造型奇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至今雅畈三村保存的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严公庙原先有殿厅三间,屋内有两个天井。正对着严公像的殿内还有一个雨台(即现在的戏台),在以前是专门演戏给严公看的。设置戏台的殿厅,由八根柱子组成,每根柱子上都刻有双龙戏珠的图案,戏台的中间,是一块工艺极其精美的浮雕,雕刻的是“天官赐福”的内容,戏台正面,还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世态人情可歌可泣,下联:今来古往谁是谁非,横批:听言观言。讲的正是看戏之道。可惜后来,由于“文革”的破坏,戏台被拆除了,很多物件都不复存在,连那块浮雕都被人偷偷变卖。现在,严公庙的前两个厅已成为了村民们平常活动打牌的茶室,主庙也只在正月初一或正月十五才开放,已不复当年香火鼎盛的繁华景象。

  3 陪嫁井的秘密

  在上街高抬门弄堂转角处,有一口汲水古井,经长年累月提桶倒水,这口古井的石栏圈竟被磨了两个半圆形、乌黑锃亮的缺口,形似马鞍,堪称一绝。

  这口井为何会叫陪嫁井?相传叶敬甫自松阳括苍山迁到雅畈高抬门之后,勤劳节俭,家业逐渐兴旺,不久与隔岸姚车村的官宦富家结亲。姚氏为表示其门第高贵富有,就以“全堂家私”陪嫁。

  一天,两亲家翁一起斟酒小酌,姚翁说:“小女嫁与你家,一应俱全,且有百亩良田陪嫁,不需要你们花费什么了吧?”叶翁听后,不经意地说:“她水总是喝我家的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姚翁于是千方百计要在叶氏高抬门附近买地打井。叶翁为自己脱口失言过意不去,叫邻居不要卖地给姚翁,以了却自己失言之过。但姚翁用二层银锭铺地之价,非买地打井不可。邻居为高价打动,将地卖给了姚翁。就这样,姚翁在高抬门打了一口“陪嫁井”,以示“全堂家私陪嫁”。

  随着时间流逝,打水人来来往往,石栏圈磨损得凹进两个半圆形。说来也怪,后人只要换上新石栏圈,打出来的水就混浊不清;把旧栏圈换回去以后,井水又和以前一样清澈甘甜了,形似马鞍的古井栏圈于是一直保存了下来。

  4 雅畈老街曾是名噪一时的“商业街”

  说到雅畈的历史,不得不提当年名噪一时的老街。

  当年,叶氏在雅畈立足之后,建厅堂,扩街道,发展族群,并根据水、陆两路的走向,建成了雅畈古街。在通济桥建成之前,雅畈古街是松阳、宣平、武义、永康至金华府的交通要道,终日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人们通常赶赴这里歇了脚,待明日再赶上近二十里的路到金华城。长年累月下来,为了适应顾客的需要,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便在雅畈古街租下了铺位,开起了旅店、饮食店、药材铺、烟酒行等店铺,雅畈老街也日渐繁华起来。

  据叶松青介绍,雅畈老街呈东西走向,全长约三华里。从村口“青龙头”走过沿村西桥即是上街,也是老街最繁华之地段。传说两侧商铺林立,且寸土寸金,商铺之间排列十分紧密,各式店铺定位明晰,配置完善,店家习惯用自己的名字给店铺命名,瞧着淳朴,更有一番约定俗成的诚信氛围。

  三里长街,甚至令如今的“商业步行街”亦有些望尘莫及,街道长,小巷多,容纳的商铺就多,连一些本地人也转不出来。老街夜市亦是精彩纷呈的,大店点汽灯,小店点上几盏煤油灯,茶馆客栈里道情、说书引来阵阵喝彩,小镇仿佛成了“不夜城”。

  除了内销,老街上还有南山杉木、毛竹,柴炭和农产品稻谷、豆、栗、粮食出运销售。一般陆路靠肩挑车拉,水路靠十四艘木船航运。当时,航运进出船都停泊在大桥头。如大店宝号的货物,都由搬运夫(俗称背袋头者)装船。货物载归,靠岸停稳后,仍由搬运夫搬到店内堆放仓库,晚上起岸。凡大店宝号的,常有柜台店员擎着五六支火把,一路通明。搬运夫哼着:“嗨哟,呵哟,嗨嗨哟呵嗨哟”的号子,气氛热闹壮观。

  后来,河溪水面变窄,河床变浅,船只靠岸起货,而旱年水少时就到梅溪港口靠岸卸货了。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