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钱柏清,金华市婺城区塔石乡美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先后荣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婺城区双强型干部等荣誉。
造桥修路,我为致富“趟路子”
美坑村地处婺城西南山区,村里共有农户101户,人口245人,村民们靠山吃山,村内经济落后,如何能够把山区农村建设得更好、帮助村民致富成为我每天思考的大事。
前些年,村民依靠出售竹子、山木来维持生计,但大山和道路之间隔着一条一米多宽的溪,这给村民搬运竹子和山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安全问题更是牵动了村两委的心。作为美坑村的带头人,我一直把村民们的期盼铭记在心,把造一座方便村民出行的桥作为年度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为了筹措资金,我积极联系共建单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为了完成政策处理,我不厌其烦到农户家里做思想工作;为了节省开支,我时常一个人到市里找人设计图纸;为了便民桥能够保质保量地完工,我常常要在施工现场负责监工。2014年12月,村里的这座便民桥终于修好了,我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我始终认为,乡亲们信得过我才选我当村干部,我如果不为村里的事情肩负起责任,那怎么对得起这一方水土一方人?村民们最后都说,这不仅是一座方便出行便民桥,更是一座用真诚和责任建造的“热心桥”。
由于我们村地理位置偏僻,出入不便,在村党员的建议和村民的期盼下,今年,我带领村里的干部开始修建了一条长1.5公里,宽5米的通山公路。有了这条路,不仅方便山坳里四五十亩农田的耕种,还能很好地解决良田抛荒问题,对于山林资源的外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这条通山公路也涉及到其他几个村的山林土地,我就带领着村干部一个村一个村地进行协调,一家一户地上门做思想工作。现如今,这条通山公路已经真正成为了村民的致富路。
勤奋钻研,我为村民求取“致富经”
造了桥,修了路,接下来我的任务就是怎么样帮助村里摘掉贫困的帽子,让村民的腰包都鼓起来。我考虑到村里的实际,村民只能依靠卖竹子、山木增加收入,一来运输不便,二来村里的劳动力有限,所以这不是致富的最佳选择。然而,山里的杂木众多,种植香菇的主要原料就是杂木,我的脑子顿时灵光一现,觉得就地取材、种植香菇才是最适合村里发展经济的项目。
说干就干,1997年,我前往丽水遂昌等地的香菇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刻苦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回到村里后,我通过不断地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适应本村环境气候的香菇种植方法。在我的带动下,家家户户开始种植香菇,美坑村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村”。2000年左右,全村香菇的年产值300多万元,人均可增收2.5万元。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有部分农户开始转行,渐渐走出了大山外出经商。一个人富不代表一村人富,有收获应该让大家一起分享,如今,看着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我很高兴。
美坑村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很好,有百年古树、清澈溪流、秀美风光等,我觉得不利用好会很可惜。接下来,我要集中精力走好土地整合、规划、开发、再生“四步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想办法让美坑村更美,让村民们更富。(记者周江徽)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