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婺城区竹马乡看到,竹马货场、金竹公路拓宽工程、通站路、站西路已全线动工,与此同时,竹马乡有关工作人员同步开展征迁扫尾工作。
数日前,竹马乡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东宅村一处苗木进行助搬。据了解,去年7月,这部分苗木的赔偿款已发放到相应农户手中。今年7月,农户夫妻二人已加入失地农民保险。
去年3月,竹马货场及配套项目启动,竹马乡政府联合乾西派出所、罗店交通中队及有关村两委等密切合作,全力推动货场征迁工作。竹马货场及配套项目征迁内容包括货场、金竹公路拓宽工程、通站路、站西路和601连接线新建工程,涉及竹马乡的东宅、西宅、汪山头、邵湖头、方下店等5个村,乾西乡黄桥头、鲍杨、上天师等3个村,需征用土地778.2885亩。其中,竹马乡区块征地700.731亩,涉及农户563户,须拆除农房32户、企业厂房14家、个体工商户5家,拆迁面积共20342平方米,须搬迁坟墓35穴。
在金华市货场征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竹马乡密切关注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竹马乡首先通过墙体标语、LED广告、农村广场、座谈会等渠道进行政策宣传,组织农村文艺骨干编排《货场征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逐村宣传;党员干部们纷纷当起了宣传员,挨家挨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把大家所关注的被征地农民保险、特殊苗木搬补等政策宣传到位,并做好全方位、多角度、及时的宣传解答。
同时,竹马乡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全过程实行“阳光征迁”。首先在各村公开栏及时公布与征迁相关的政策信息,包括苗木清点数量、搬补费评估单价及总额、分田块的土地面积及苗木腾空等;把“竹马货场及配套工程项目征迁事项公开栏”移到征地现场,让群众随时查对;邀请苗木专家、律师、媒体等组成“社会观察团”,对征迁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召开恳谈会、推进会、意见征询会等对被征迁后的水渠路网修复、特殊苗木搬补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充分关注被拆迁户诉求。
征迁工作中,竹马乡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进带头作用,率先打开了征迁工作的局面。去年3月初,得知货场即将启动征迁,汪山头村党员汪崇成、东宅村党员李志平主动退掉了已订购的苗木,并积极引导邻居放弃补种,东宅村老党员李国立带头将自家5亩地上的苗木腾空。去年5月10日,该征迁项目涉及党员干部苗木全部搬迁腾空。
与此同时,各有关村两委积极发挥基层宣传作用,以竹马乡东宅村为例,东宅村村支书周绍玉积极发动村党支部党员,结合联邻帮户党建示范特色,分片走村访户,开展政策宣传,并陆续召开征迁动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工作会议,去年6月,竹马乡东宅村423亩征迁任务即已突破90%。
竹马乡同步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为征迁户解忧愁。搬迁过程中,相对集中的苗木搬迁引起了道路拥堵,竹马乡迅速协调,增设临时停车点5处,共1500㎡,派出5名交通疏导员和安全员在路口轮流值守;积极联系竹马乡花协、农民信箱等信息平台,充分利用《金华日报》、金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力量,为竹马乡征迁苗农寻找销路,还与金华电视台合作开展了“竹马苗农做奉献,我为苗农解忧愁”系列公益活动,帮助苗农优质优价销售苗木。
遇到个别对征迁工作不理解的农户,竹马乡政府有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针对性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经屡次沟通无效的,通过正确引导,让百姓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最终,最高院驳回诉讼,拆迁户异议得到妥善处理,竹马乡“依法行政”、“阳光征迁”得到广大群众好评,政府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9月1日,竹马乡全面完成货场及配套项目建设征迁建筑物拆迁腾空。
工程动工后,竹马乡随即配合金华市货场征迁指挥部启动“施工现场一周一例会”制度,即联合市交通局、乾西派出所、施工及监理单位、有关村两委每周到施工现场召开协调会,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婺城区同步启动每日巡查制度,由竹马乡有关工作人员及有关村两委成员分别组成四个标段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文明施工,督促有关施工单位做好项目计划书,乾西派出所启动警长负责制,在施工现场开展相关安全维护工作。该项目计划于明年6月完成施工。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