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为进一步巩固安地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更好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安地镇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活动,组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了使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活动发挥实效,活动开展前,安地镇团委和浙师大人文学院团委有关负责人作动员讲话,婺城团区委有关负责人还向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代表授旗,并对青年志愿者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用青年志愿者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安地镇的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活动中去。
通过安地镇组织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所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充分掌握了正确的垃圾分类知识,分组对安地镇37个行政村进行垃圾分类入户宣讲,检查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在各村显眼位置张贴垃圾分类海报,引导农民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本次活动走进农村,不仅锻炼了个人的社交、宣讲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还为安地镇垃圾分类工作营造了更浓厚的宣传氛围。
据了解,安地镇自今年5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共计投入316万元,建设完成14座太阳能减量化处理垃圾房,设48间堆肥房;发放垃圾桶5244只;增设集中回收垃圾桶、宣传牌38组;新增分类垃圾清运车37辆。目前,全镇37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铺开。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公众对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环境质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