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畈三村的“垃圾分类指导老师”授课、雅畈镇推行“三色”考评牌子等新鲜有效的做法引来了百姓们的纷纷点赞。而这些也是雅畈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部分。
今年以来,雅畈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垃圾分类推进会议进行布置安排,将该项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着力打造属于雅畈的生态绿色走廊。通过宣传动员,全镇干部齐心协力,深入基层,加班加点,利用交叉检查寻找问题、利用微信、广播、横幅、文艺节目等媒介更迅速、便捷地开展工作,并推出了“三色”考评牌子、优秀村卫生费征收必须达到90%以上等一系列考核措施,结合各村亮点,实现垃圾分类“村村有特色”,引导各村积极响应,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在全镇掀起生活垃圾分类热潮。
黄绿分明的垃圾桶,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屋舍,这是走进雅畈二村的第一印象。这幅美丽画面的背后离不开雅畈二村村委们共同的努力。该村建立的“双重监督”制度正为村子逐步攻破垃圾围村难题,使村里的垃圾分类工作行之有效。
从8月开始,该村就建立“村委监督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双重制度来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每个星期至少两天以上,都会看到雅畈二村的村委们穿梭在小巷的身影。他们仔细翻查着每一个垃圾桶,确保垃圾分类没有差错,并详细询问农户,党员们是否已经将垃圾分类指导到位,让党员们在上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督促指导农户做好垃圾分类之余,也同时接受村民和村委的监督,全村也因此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村民是否乐于参与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在雅畈镇芳田村,有着一群非常活跃的互联网分子,他们就是芳田村的村委和联村干部。他们建立了三个微信群,分别是村委办公群、妇女代表工作群和集体垃圾分类工作群。
通过这个平台,带动了不少村民活跃其中,村子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以图文形式呈现,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微”提醒与“微”监督,间接督促分类较落后的村民们加油追赶。今年,为更好地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该村妇女主任与丈夫开着自家的车带村老年团队参观了金东锁园,将学习到的做法用照片的形式上传到微信群里,让干部和村民们共同学习。
在垃圾分类开展过程中,有不少村民会误将垃圾分错桶,造成有心分却没有分到位的现象。对此,除了挨家挨户宣传指导到位,汪家村村委还给村民发放了一个“贴心小工具”-铁钳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自主将分错了的垃圾用铁钳子重新归位,方便农户两次分拣,既减轻村级垃圾收集员工作量,又提高农户门前两只桶分类质量。汪家村铁钳子的推广使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汪家村村民徐爷爷以前总是把会烂和不会烂垃圾搞错,但是丢进桶里了,要重新捡拾嫌脏也嫌麻烦,自从有了铁钳子后,不需要分拣员的帮助,自己就能将垃圾把弄错的垃圾重新放回去。
“垃圾分类虽说是一个漫长的习惯养成过程,但是其实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才能让人坚持。”该村村干部告诉记者。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