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古称“婺州”,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素有“江南小邹鲁”之称,是著名的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苗木(盆景)之乡。因境内城区、平原及山区等多元化结构影响,区块经济发展不一,文化活动设施参差不齐,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急需大力推行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一、婺城区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婺城区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整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管理文化市场。目前基本形成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布局合理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区文化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图书馆争取年底投入使用;先后建成17个乡镇文化站、74个农村文化礼堂、42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366个文化活动广场、382个农家书屋、28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2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18.1万平方米。组织开展百姓好声音、歌手大奖赛、排舞大赛等活动,发掘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各类活动,让文化活动深入基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通了婺城区数字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免费享用105万册电子图书、3万种视频、400多种电子报纸以及有声读物、论文图片等数字信息资源。对婺城区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洞山塔、黄绍竑别墅等得到有效保护;发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等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
二、对促进文化事业均等化、标准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抓制度,促规范,着力勾画文化服务标准“路线图”。
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模式、路径和方法,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建管用标准和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能。
1.试行绩效评价标准化。2014年,在《婺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婺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涵盖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免费开放、文化活动、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权益等8大类34小项内容,对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标准。此项工作由区文体新局主导实施,注重教育、工商联、文联、残联等部门的参与,目的是以婺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来推进其均等化,进而增强辖区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民的服务能力。
2.推进设施建设标准化。通过设立文化事业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将文化事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预算安排文化事业建设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且每年文化事业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为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财政保障。标准规范、设施一流的区文化馆、图书馆及婺州博物馆、金华雷锋文化馆、浙师大非洲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场馆相继建成。
3.实行服务管理标准化。全区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服务运行管理标准、岗位职责标准、服务规范标准等一系列管理服务标准,提高了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二)抓配送,促保障,着力策划喜闻乐见“节目单”。
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方式,对文化馆、剧院等实行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制定《公益性文艺演出配送服务实施办法》,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将计划性下基层演出变为市场性项目采购,改变了“基层常年无戏看,有戏一看看三天”的无序局面。开展预约式配送服务,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联动配送体系,推出了策划、舞蹈、声乐、器乐、美术、书法、摄影创作辅导等免费辅导项目,逐步形成了全区公共文化资源大配送、大循环格局。同时,全面整合婺城区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基层文化服务点、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和群众文化活动资源,构建了文化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了各类文化信息资源的无障碍互联互通服务。
(三)抓队伍,促提升,着力组建草根文化“引导团”。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文化服务队伍。一是通过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引进等方法,将思想素质好、具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区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二是加强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和基层指导相结合的办法,经常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辅导、交流等活动,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实行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制定乡镇综合文化站规章制度,文化站专业干部准则,规范文化站管理和业务活动,并加强督查指导;四是全面加强群众文化业余骨干培训。加大对有特色、有精品的业余文化队伍培养扶持力度,使之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业余队伍的专业水平。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