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社会

亭久村,白沙老爷卢文台的久驻之地

2016-03-18 09:29:4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章一平 邱琪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日前来到沙畈乡亭久村,追寻白沙老爷卢文台当年治水留下的足迹。

  亭久村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四周青山环绕,溪水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古香古色的民房,勾勒出一处迷人静谧的“仙源之地”。来者即是客,在亭久村,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远道而来的陌生人,村民们一律以诚相待。在这里,天赐的美景与淳朴的乡风让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乘兴而来,令人流连忘返。

  据亭久村村支书郑树根介绍,亭久村共有180户人家,480人。山林面积3350亩,耕地面积179亩,村集体收入在三四万元左右。亭久村民主要靠上山砍毛竹、卖毛竹,发展花卉苗木,采茶叶,来料加工为生。大多年轻人都选择走出大山,外出创业。

  亭久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白沙老爷卢文台的久驻之地,就是从这里开始,卢文台首筑白沙溪堰,引水灌田,其后数百年,经百姓共力,筑起36堰,使数万百姓受益,免受旱涝之苦。

  A、亭久村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卢文台墓、祖墎殿、金钗井

  亭久村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如白沙老爷卢文台墓、祖墎殿、金钗井和卢文台率领部将36人当年兴建的停久堰等。

  白沙老爷卢文台古墓就在亭久村原村小旁边,墓碑上刻着《敕封昭利侯卢公之墓》的碑文。墓左右有“创开圳道,驰名东汉”“隐退辅苍,施泽吴邦”等对联。该墓在清道光四年甲申(1842年)曾经捐修,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刊碑铭云:“汉故将军卢公之墓,琅岩徐清臣建。”现墓为大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仲冬吉日所立。

  卢文台死后就葬在亭久村,也叫昭利侯卢公墓,原名“隐圣丘”,大概与卢文台隐姓埋名有关。当地乡民尊重他的意愿,故把真情隐去。当地流传的《隐真祠记》,都可查到以上缘由。其墓葬已经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常有当地百姓去坟前祭拜。

  祖墎殿坐落于亭久村边,是白沙溪流域(当时为上游段)村民,为卢文台创建三十六堰治水有功,知恩图报而建的庙宇。

  祖墎殿原名隐真祠,祠即祖庙的意思,是白沙溪流域第一个追念卢文台功德的庙宇。

  祖墎殿建立至今,经过多次重修重建,已经无从查考。现今的祖墎殿为前后两进,每进各三间,占地500平方米。开八字大门,中间置穿廊。后进中间塑白沙老爷神像,下面站立两神像:为卢侯左右虎臣灵助将军茅太尉,协应将军蔡令公。左间右间为白沙娘娘等神像的壁画。殿上檐悬“白沙大帝”“昭利侯”“武威侯”匾额。庙柱有对联,其中一副为“东汉丰功堰开三十六,南虞胜境会逢甲子年”。意思是当地村民有虞姓,殿建于甲子年。

  查《中国历史纪元表》甲子年应为东汉中平元年(184),早建于白沙昭利庙75年,有的资料认定祖墎殿下有“三国潭殿”,建于三国孙吴初年,早于白沙庙20年。祖墎殿2004年公布为金华市文物保护点。

  关于祖墎庙也有一个故事。该乡白沙卢村的白沙庙文脉历史悠久,源于祖墎庙。三国吴黄武四年(225)三月,白沙溪上游发洪,祖墎庙香炉飘到白沙卢村。

  当地百姓感受卢文台创建三十六堰后岁岁丰收的恩德,奏请吴王孙权建白沙庙,孙权准奏。村民遂于赤乌元年(238)大旱反而大丰收的次年,即赤乌二年(239),在白村卢村边始建白沙庙,是为金华最早的庙宇。

  在今年80岁的老人童三奶陪同下,记者来到村边的金钗井,井为石泉两穴。童三奶说,这口井的井水冬暖夏凉,除了供村民饮水,还可灌溉良田三十余亩。其上首山后为白沙娘娘的“幽宫”。

  在亭久,还有卢文台兴建三十六堰之一的停久堰:俗称新路下堰,位亭久东南,引六苟潭水入小溪,流百余米,筑堰引水入渠,注溪西灌田500余亩。

  B、卢文台在停久运筹帷幄,首筑白沙溪堰,引水灌田

  史载:“卢文台,字高明,幽州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人,汉成帝末,为步兵尉,后授骠骑将军。”王莽篡汉,卢谢病,免归顺;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将36人从宜阳退隐到辅苍停久(今婺城沙畈乡亭久村),垦田卢畈,首筑白沙溪堰,引水灌田,其后数百年,经百姓共力,筑起36堰,沿岸120多村受益。乡民怀其惠,立庙以祭,敬称“白沙老爷”。

  由于卢文台是隐姓埋名来到婺南括苍辅苍的,以后年代当地百姓追感他的功德立祠祭祀,就名为“隐真祠”。隐真祠建在他的墓冢前,墓名“隐圣丘”,坐三台对五峰,左右两臂之山各离祠二里,作为龙虎卫护。山下有二潭,上名“麓渚潭”,下名“三国潭”,因祖庙建于三国初,故名。庙前有大松挺秀,东北有石山,常年云雾飘渺,瑞霞蒸蒸上升,遂为“香炉山”。祠左有洞,广深各三丈许,水声潺潺,又桥名“通仙桥”,右百余步为停久,卢文台久住而得名。

  据记载,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曾经扶持东汉光武帝刘秀讨赤眉屡建战功,官拜辅国大将军的卢文台,率部将36人,出宜阳,下江南,韬迹到达婺州括苍辅苍之后,觉得停久这个地方,有夕阳西照的日夕岭,有山清水秀的三台山和五峰岩,又有一片土地可以耕种。于是就久停下来,在此安家落户,开荒种地。

  卢文台隐退辅苍后,身着布衣,脚踏草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看当地林木葱葱,水清石洁,土壤肥沃,适宜垦荒种地。于是,屯垦以居,开辟田畴,自食其力,号称卢畈。

  当时,白沙溪水流急,落差大,两岸农田晴则旱,雨则涝,两岸百姓深受其害,不得安宁。

  卢文台眼看丰富的水资源白白流失,不能为民造福,效仿夏禹王治水、秦蜀郡守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之举,根据白沙溪的地势,流水湍急,有落差,治理水旱以拦水筑堰为上策。于是卢文台决定带领士兵和附近村民兴建白沙堰。

  卢文台建堰计划决定以后,部将36人分工,分别监司,实施筑堰拦水灌溉农田的治理计划。他率部将上山砍来毛竹、藤条编成竹排,顺流而下,并根据水势落差,确定建堰地址。先建停久堰之上的沙畈堰,之后在岭脚建大坟头堰,引六苟潭水建停久堰,岭下建涉济堰……青草峦建裴家堰,下坞潭下建崖头堰,猪头潭下建猪头潭堰……皂里潭下建皂里堰……大岩后金村边建第一堰,琅峰山下建第二堰,新殿下南建第三堰,款下卢头村边建风炉堰(又称风流堰),炉里建第四堰,幽栏里西建华山堰,古方村边建第五堰,洞山脚建洞山堰,双岗顶下新昌桥村东建岸龙堰,过新昌桥建马坛堰(万潭堰)……经玉山建玉山堰……一直汇入金华婺江。卢文台率部将和当地百姓利用河流水势落差拦水筑堰,堰坝呈一字形,开渠引水灌田,先后筑成三十六堰,成为全国稀有、我省最早兴建的水利工程之一。

  卢文台筑坝建堰,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将毛竹剖成九、八、十股,再将鹅卵石装进剖开的毛竹篾笼里,装满后,用篾条箍扎实,再将一条条装满卵石的篾笼连接起来,从溪这头垒到对岸,直至垒成一堵篾笼墙坝,再用柴草将篾笼与篾笼之间的缝隙塞紧堵实,后以粘性极强的黄泥土反复涂抹,以夯实堰坝,后改用粘性更强的石灰,堰坝基础工程完成后,再建泄水闸。子孙承其技艺,直至筑起白沙溪三十六堰。

  C、三十六堰筑成后造福于民,卢文台备受当地民众崇敬

  卢文台在建堰过程中,依靠当地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殷富带头,分担“头首”。至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后178年,经过了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最后一堰建成后,三十六堰全面开堰引水灌田。使原来易淤易决易旱的白沙溪流域农田,成为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沃野数百里的粮仓。

  尤其是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大旱,周边许多地方禾田枯焦,颗粒无收,而白沙溪流域由于三十六堰堰水灌溉,反而获得大丰收,仓禀充实。当地百姓对卢文台感恩戴德,无限崇敬,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在白沙溪始建“白沙庙”,祀奉纪念。

  由于卢文台兴建三十六堰治水灌溉,政绩突出,历代朝廷对其功绩封诰颇丰。先后七次加封,其中四次封侯,三次封王。唐广明元年(880年)封武威侯。制曰:“干旱为忧,祷雨必应,灾蝗肆戾,入境俱消。”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钱鏐天宝一年封保宁王,书曰:“屏汉室作之奸宄,救吴田之干旱。”宋政和三年(1113年)封昭利侯,赐庙额昭利,宋淳熙十年(1183年)封灵贶侯。宋嘉泰元年(1201年)封孚应侯。嘉定十年(1217年)加封广济王,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封忠烈王。

  历代官员诗人,为卢文台题诗纪念者颇多。南宋右丞相王淮是金华人,就曾题七律《白沙溪遗兴》:“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长流。每岁田禾无旱日,此乡农事有余秋。”感怀其功绩,也描述了当时人们有序利用三十六堰的景象。

  D、那些关于白沙老爷的传说

  白沙老爷替金华南山特别是白沙溪两岸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划算造一座庙来报答他的恩德。这件事被白沙老爷知道了,他就寻来一根扁担,回到祖处幽州范阳去挑石灰给金华百姓用。

  白沙老爷来到幽州,那些窑上的人看见亲人归祖处挑石灰,就客客气气地招待。白沙老爷问窑上人有多少石灰,窑上人料他挑不了多少,说:“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挑得动,喏,这一窑正烧好,都让你挑去!”白沙老爷听后可开心了,一双铁篓“噔”地落在窑门口,窑上的人把石灰搬到铁篓里。讲来也稀奇,十担廿担,一百担两百担,那双铁篓总储不满,一窑石灰统统都储到了铁篓里。窑上人看得发呆,肠子悔青,都悔当初不该轻口薄皮。白沙老爷呢,捋起扁担,把两只铁篓一套,“噔噔噔”挑走了。

  一窑石灰,至少有几百担,到底勿大好挑。白沙老爷连夜赶路,挑过金华北山,正想一步迈过金华江,“呯”,铁扁担断了,一担石灰倒落山上,铁篓里只剩一点点。白沙老爷想:“少点就少点,不够用再到北山来挑。”从这时节起,北山就出产石灰,南山人只好到北山买石灰了。

  关于金钗井也有一个故事。传说卢文台隐退南山辅苍。到一地,见山有三台五峰,景观很好,就久停下来,停久之名由此而来。当年正逢干旱之年,不但田中禾苗干枯,山上树木也枯萎半死。当时“斗米珍珠”“水比油贵”,日子很是难过,百姓度日如年,叫苦连天。一日早晨,白沙娘娘在五峰楼上梳妆,看见又是东山日出,又是一个骄阳似火天。爱民如子的白沙娘娘心想老天爷如能赐我一口清泉,百姓岂不是欢天喜地了。于是,她拔下发髻上的金钗,走到楼下,在平地上用钗刨井。一天到晚不停地刨呀刨,人也累了,口也干了,手中刨出了鲜血,洞刨大了,突然冒出一股清泉,常溢不止。村民有了这口井,田不怕晒,喝不怕干,生活有了保障。由于这是白沙娘娘用金钗刨出的井,故名“金钗井”。以后白沙娘娘常年累月用这口井水梳妆打扮,时间长了,泉水便成了“香粉潭”。

  E、亭久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沙畈乡亭久村原名停久,据村中老人介绍,村中最早的原住民姓蔡,现在已没有人了,后来的原住民姓虞,现占全村村民的60%左右。

  据记载,公元一世纪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的灭亡,绿林军农民大起义以及刘秀建立东汉等,这一系列历史大事件的发生,都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当时虞氏家族还生活在离政治统治中心很近的中原(现河南省),为了躲避战乱,保全族人,虞氏一门在族长的带领下,扶老携幼渡过黄河,来到江南,在余姚定居下来。

  虞氏宗谱记载,辅仓系第一代虞氏太公虞曾,为会五公,曾任五代(五代907年~960年,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后周时太学(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助教。他遨游山水时,来到辅仓,见到这里有五峰、鹫峰,又有白沙溪,林木葱葱,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适宜居住。于是由余姚迁居辅苍桃源,之后的第五代虞鸣鹤为停久村太公,自迁居停久等处以来,迄今已千余年了。在村中走访时,村中老人说,虞氏太公原先在东山,第五代搬到停久,这也和虞氏宗谱的记载相吻合。

  F、群策群力,村中办起了首届春晚

  据了解,多年来,该村村两委班子与村民团结一致,精心组织谋划,为改善村庄生活条件共同努力。2002年,村中筹资18000余元修建进村道路,2005年,展开村庄整治工作,2011年至2012年,村中投入60多万元建起亭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投入45万元用于污水治理工程,2014年再次提升污水改造,并新建一所公厕。为了让老人过上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2013年,亭久村办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村中70岁以上的村民有30多人。”据郑树根介绍,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0岁以上老人就餐一天收费2元,一餐一元,80岁以上则免费就餐。

  2015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亭久村展开村庄道路绿化工程,并建立起太阳能垃圾无害化处理房,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今年2月7日除夕,没有绚丽奢华的舞台,也没有偶像明星、职业歌手,亭久村在村文化大礼堂举办了首届春晚,引起了较大反响。

  说起办春晚的初衷,村支书郑树根说,办一场亭久村春晚是在外创业的亭久村民提议的,目的是为了让村民齐聚一堂,过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有了想法,在晚会开始的一个月以前,沙畈乡分管宣传文化的副乡长戴增荣与亭久村村主任虞志文及亭久村在金从事文化的村贤能人便共同商议筹办春晚。据了解,此次春晚村中共集资25600余元,村民们自发学习相声小品等节目在家排练,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亭久村首届春晚于除夕夜正式开演。

  据了解,整台春晚共有演职人员70多人,晚会由28个节目组成,广场舞、乐器表演、农民小品、歌曲独唱等,每一个节目都由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晚会当天,除了本村村民,还有来自高儒、周村等邻村的村民,整个村文化大礼堂共有六七百名观众,座无虚席,当四位男女村民主持人首次登台亮相时,就迎来了村民观众的阵阵喝彩。“当天,观众席正中间摆放了一张寿星桌,80岁以上的村民可以入座,还摆放着20张圆桌,桌上放有干果、糕点、茶水等小食品,观众可以边吃边看,很惬意。”郑树根告诉记者,晚会现场还有大屏幕滚动抽奖等多个互动环节,现场欢声笑语,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郑树根表示,现在的村民也不像以前那样只追求物资丰富了,如今也注重文化生活。春晚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与生活,非常有意义,以后争取年年办,给大家呈现更好的视觉盛宴。

  接下来,亭久村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挖掘人文底蕴,理清村史脉络,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礼堂,致力打造白沙文化。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