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周末人物

盛庆余: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2016-04-01 09:30:3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胡敏霞

  在婺城区蒋堂镇下尹村,“盛庆余”这个名字对于村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位拄着拐杖奔走在村民家中,了解村史的人,可为村里立了大功!下尹村的文化礼堂,在婺城区所有村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先后获得“先进文化礼堂”“三星级文化礼堂”等荣誉称号。盛庆余便是其中的一位大功臣。

  从小便喜欢和文字“打交道”

  今年63岁的盛庆余是蒋堂镇下尹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这个工作,他从2013年便开始干了。刚开始,记者以为他在村里担任村干部,对村里文化的事情这么上心。盛庆余笑着说:“我不是什么村干部,就是自己喜欢写东西。”

  盛庆余喜欢写文章,这事在下尹村中广为人知。1976年,初中没毕业的盛庆余便到金兰水库抢修办公室组宣科负责写文字材料。这一干,就是三年多。1980年,结束了金兰水库抢修工作,盛庆余回到老家,在家务农。“虽然在家务农,我还是会陆陆续续为金华广播电台写些稿子,村里有什么活动,我就会写好投过去。”盛庆余说,“那时候,广播电台每年都会组织通讯员进行培训,时间久了,我的写作能力也就有所提升了。我还被评为过积极通讯员呢!”

  和文字“打交道”,成为了盛庆余农闲时候最为开心的事。但是到了1990年,随着子女的长大,盛庆余夫妇肩上的负担重了,不得已,盛庆余只能去当电工,学一技之长,赚钱养家。“从那时候开始,因为忙于工作,就再也没有提笔写过文章了。”

  但对于盛庆余来说,和文字“打交道”还是自己最喜欢的事。2013年,蒋堂镇下尹村开始着手创建文化礼堂。“村支部书记知道我会写东西,就找到我,想让我帮忙,我就一口答应了。”可再次提笔,对盛庆余来说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拄着拐杖去查资料

  2009年,盛庆余在婺城区新狮街道东方前城小区做电工。让盛庆余印象深刻的是那天正好是正月初一,那一天妻子郑小香一大早便回了蒋堂的老家,因为小区里业主反映有一台电梯坏了,正月初一大部分人都放假在家,想要找到维修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盛庆余作为小区的电工,平时也负责小区电梯的基本保养及维修。当物业告知要修电梯时,盛庆余赶忙拿着工具箱前往故障电梯的所在地。

  “当时我刚到一楼的电梯口前,发现电子屏幕显示电梯是在一楼,我开了电梯门就一脚迈进去了,没想到意外就发生了。”盛庆余回忆道,“没想到当时电梯是在五楼,我这一脚踩进去就踩空了,因为电梯井有7米深,我摔得很严重,后来还是消防官兵把我救出来送往医院。”当时盛庆余的诊断结果就是椎体爆裂性骨折和右脚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我后半生可能永远要在床上度过了。”

  好在,后来在妻子的照料下,盛庆余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但是,他却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了。到哪儿,他都离不开那一对拐杖和自己的妻子。

  2013年,下尹村率先修建文化礼堂,61岁的盛庆余承担起了查询编撰村史村志资料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完善村史资料,他多方寻求查证,常常在妻子的陪伴下拄着拐杖到金华市档案馆翻阅资料,盛庆余的家住在新狮街道东方前城小区,出一趟门很不方便,常常要转好几趟车。他的妻子不放心,到哪儿都要陪着去。早两年的时候,盛庆余的腿脚不方便,还得拄着两根拐杖。

  档案馆里的资料是不允许随意带出去的,盛庆余只能边看边记在本子上,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啃几口自己带的干菜饼。回到家再逐字逐句地整理。“有时候,他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一天,甚至有时候还写到凌晨。”盛庆余的妻子郑小香说道。60多岁的盛庆余不会使用电脑,整理材料靠的都是手中的笔一字一句地写下来,然后拿到打印店里去打印。

  让村民们感受文化魅力

  盛庆余说,做这些工作花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但苦中有乐的是,通过“两堂五廊”的组建,让大家感受到了下尹村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住了过往的历史风采,为改变村容村貌写下了精彩的一笔,也为此后文化创建工作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底气。

  文化礼堂建成后,盛庆余还写了村歌《下尹,我为你歌唱》,满身心地投入到组织策划的各种活动中,不仅聘请了中医名讲师到村里开展知识讲座,还通过“春泥计划”带领村里的未成年人参观雷锋纪念馆,并鼓动村民们参加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书法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每次活动他都用图文记录成册,存档管理。

  这不,今年春节期间,他还一手策划、组织了首场下尹村春晚,《腰鼓舞》、《诗朗诵》、《太极拳》……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为村民们带去了精神上的享受。“为了排这场春晚,我每天得拄着拐杖去上门去叫村民们排练,那段时间,我天天住在老家。”但村民们喜欢,盛庆余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除此之外,盛庆余还致力于挖掘和传承民俗文化,通过向村里的老人请教询问,到处查证资料,先后整理和撰写了《白事记》、《男婚女嫁》、《清朝的小脚女人》、《祭新台》等一些传统民风民俗的文字资料,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村里的古村落申报、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创建等重点文化工作中,都能看见他拄着拐杖四处忙碌的身影,特别是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人口调查,从人口摸底到人口核实,盛庆余拄着拐杖挨家挨户和户口本核对,白天村民们在外劳动只能在吃饭的时间或晚上上门核对,有的家庭一连要走四五次才等到人。但盛庆余始终坚持着敬业奉献的精神,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诠释着自己的角色,他说:“能为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也是开心的,更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