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爱拼才会赢。这句话在郑荣光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21年前,郑荣光还只是五金厂里的打工者,在和所有创业者一样,经历过坎坎坷坷后,如今他已有了自己的工厂,180多名员工。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不仅积极关爱弱势群体,还热心为百姓办实事,以一颗热诚的公益心赢得了百姓的交口赞誉。日前,记者采访了郑荣光,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
独自办厂,点滴努力迎来春天
1968年,郑荣光出生在澧浦镇宅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3人,他排行第二。因家中经济条件有限,自小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初中毕业以后便在家务农,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郑荣光觉得在家务农不仅辛苦收入还低,有一年家里又因造新房,欠下一笔债务,生活更是变得举步维艰。这时,郑荣光就寻思着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1988年,郑荣光跟随着最早一批进城的农民工队伍来到金华市区,随后进入一家私营企业打工。刚开始工作时,郑荣光从锯工、磨工、检验工、仓管等五金机电类的基层工作做起。在常人眼里,基层工作既苦又累,双手磨出血泡也是常有的事,或许是年轻人精力充沛,又或是在老家务农吃了不少苦已成习惯,面对眼前的工作郑荣光并没有产生丝毫厌倦感。郑荣光胆大心细,又非常好学,在打工的同时,他还在1992年完成了高中学业。就这样,郑荣光领着150元一个月的工资,在企业里辗转一个又一个工作岗位,通过辛勤劳作,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企业整一套的生产流程他都已渐渐熟悉,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995年,郑荣光辞去工作,向亲朋好友、银行借了20多万元创办了新桥五金厂,开启了创业之路。都说创业有风险,但在郑荣光的世界里从未有过“怕”字。“对于我而言,创业并没有什么顾虑,当时我了解了一些创富的事例,我想,别人做得好,我也能做成功。”郑荣光告诉记者,最初工厂租在金东区近宅村,场地不算大,只有500多个平方米,为了让工厂顺利运作,他特意请了七八名工人帮忙,以生产自己重新设计改良的压胶枪为主。据郑荣光介绍,在那个时候,货物都是供不应求居多,只要产品质量好,价格实惠,不愁没有销售渠道。通过精心运营,工厂开始一步步走向正轨。
事业有成不忘回馈社会
1997年,郑荣光将工厂搬到了洪坞村里,厂房面积扩大到1200平方米。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产品,郑荣光通过参展、样本赠送、广告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得到了不少客户的青睐,订单量也渐渐多了起来。2002年,新桥五金厂在城北工业园区落地生根,工厂建筑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成为专业生产压胶枪、喷枪、搅拌器、锯架等建筑装潢工具的厂家。
在采访的过程中,郑荣光时不时会接到客户打来的电话,并与助理商议订机票的事宜。原来,郑荣光的客户遍布世界各地,以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地区为主要销售地区,每年他需要到各个国家去参加展览会,拜访客户,为产品销售寻得更好的渠道。生意蒸蒸日上,郑荣光却不忘继续参加培训学习。2007年,郑荣光到宁波建峰管理学院学习深造,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他获得了物流管理学院学士学位与工商管理硕士,为自己的资历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郑荣光不忘反哺社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说起投身公益的原因,郑荣光表示,那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那年,金华市工具协会组织会员们一起筹资30多万元为当时的塔石初中修建一个操场,作为工具协会的一员,郑荣光也热心参与其中。在修建操场的过程中,负责质量监督的郑荣光多次前往施工现场,看着操场一点点完工,郑荣光感触颇深。“我觉得孩子们需要帮助,山区更需要大家的支持,操场完工后,也让我感受到帮助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那之后,郑荣光开始投身公益的热潮当中,为贫困百姓献上自己的一份力。2004年捐资助学8000元;2006年,捐赠慈善救助基金会2万元;2007年捐款“希望小学”10000元。同年,他与沙畈小学结成助学单位,每学期提供助学捐赠5000元;2008年为汶川地震和云南地震先后捐款2万元;2015年出资16.2万元,将家乡一条未硬化的路做成6米宽的环村公路,方便了大家的通行;从2009年开始连续7年,他坚持每年重阳节为澧浦镇宅山村160位左右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大米、油等慰问品……郑荣光说,只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他会将公益事业坚持做下去,为社会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员工眼里和蔼可亲的好厂长
虽然郑荣光是一名厂长,是一家企业的领头人,但他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在采访的过程中,郑荣光总能笑脸迎人,从言语间也能感受他的低调与谦逊。“厂长非常和蔼可亲,见到员工总会热情打招呼。”金建美是新桥五金厂的一名会计,2007年成为厂里的一份子。据她介绍,郑荣光平易近人,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除了出差,他每天早上7点半至8点准时到岗,穿着与员工一样的工作服,奔波在各个车间查看工作情况或是与员工交流学习,一起开发新模具。下班时间他常常比员工晚点离开。
“厂长很喜欢读书、看新闻,办公室里摆放着他买的各类书籍。”金建美告诉记者,郑荣光会定期去浙师大进修企业管理,并且每年会出资让员工们外出学习培训。同时,郑荣光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新桥五金厂,能看到厂里设有乒乓球桌、篮球场、灯光球场等公共设施,这是郑荣光特意为员工们准备的,希望员工们在工作之余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厂长还曾邀请浙师大的体育老师给大家上课,鼓励大家一起运动,每年的4月底厂里也都会举办趣味运动会,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据了解,新桥五金厂每年会组织春游和秋游,组织全体员工参加烧烤、真人CS等户外集体活动,根据5年、10年、15年、20年等不同阶段的工龄,郑荣光还会出资给员工去海南、北京、香港、欧美等地旅游的机会,并已形成福利制度化。每逢节假日,郑荣光会给员工们发放各式各样的小礼品,“厂长会和我们沟通,如果员工有建议,有要求都可以提出来,他会尽力满足大家。”金建美表示,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的领导人,厂里的员工才能像现在一样团结一致,相互理解,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的领导人,老员工们才能坚守阵地,不离不弃。
如今,新桥五金厂已是一家拥有180多名员工,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会跟紧市场,注重创新,重视人才的挖掘,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将企业做大,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