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马乡中心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从事教学生涯近30年,她用自己敬业奉献的精神和爱心,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又一个快乐的童年;工作之余,她不忘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从宣扬山歌茶花文化、五水共治,再到垃圾分类进校园,她用节目的形式来引导孩子,她就是诸葛小琴。
近日,记者走进竹马乡中心小学,听她讲述近30年教学生涯背后的故事。
用心感受孩子的点滴
说起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一名老师,诸葛小琴表示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87年参加工作,她成为一名代课老师走进了校园,虽然不是师范大学毕业,但从第一次的代课经历中,诸葛小琴感受到自己对孩子们的喜爱。
刚开始的代课生涯似乎并不像诸葛小琴想得那么顺利,除了上课的任务繁重,薪水相较其他老师也低很多,并且随时可能因为不再需要代课老师而被辞退,但诸葛小琴却坚持了下来,她坚信只要努力工作,总会有回报。
2002年,转正后的诸葛小琴从竹马下张家村闻裕顺小学调入竹马乡中心小学,开始了担任二十余年的班主任生涯。“作为一名班主任,肯定比一般的老师工作更辛苦。”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接受了这项任务,并努力做到让孩子们满意。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上课的时间,诸葛小琴平时也很喜欢跟孩子们待在一起,听他们讲讲有趣的事情,跟他们聊聊天。
一个班总有好学生,也总有调皮或被欺负的学生。诸葛小琴就碰上了这样的难题,她发现了班里有一位很特别的男孩,别的孩子下课时间都在嬉戏打闹,他却常常一个人坐在位置上。诸葛小琴便问大家:“那位同学叫什么名字?”全班孩子竟然齐声喊:“他叫‘笨蛋’,不会读书的‘笨蛋’……”随着喊声,只见那孩子一下子把头压得很低,满脸通红默默无语。正当大家一个劲说着的时候,诸葛小琴马上制止了,然后走到他身边,对着大家说:“从今天开始,谁也不准叫他‘笨蛋’这个名字了哦,如果有人再给他取外号,马上告诉老师。”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如今在诸葛小琴的班里,还有一位改变很大的学生。当时这位学生已经经历过多次转校,对学校、老师并不喜欢,逃课更是常有的事。转到竹马小学后,诸葛小琴便开始细心观察他的状态,并积极跟他交流,发现这位学生之所以经常逃课,是因为他害怕学校和老师,学习成绩也不好。知道了他的心结后,诸葛小琴便耐心地开导他,用鼓励来代替训斥,并在班上告诉其他同学要多帮助他。
一次又一次,如今这位学生也开始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原来学校也是好玩的,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也是很开心的。竹马乡中心小学校长就这样评价过诸葛小琴:“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不论学习成绩如何,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有些条件差的学生,她更能伸出援助之手,对他们给予帮助。”就是这样的做事风格,让诸葛小琴获得了“金华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文娱活动是“副业”
除了班主任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外,诸葛小琴在课余时间还爱管各种“闲事”。
2011年,在竹马乡刚启动“春泥计划”时,诸葛小琴便义务当起了邵湖头村、汪山头村“春泥计划”的教育顾问,活动点也设在了她的家中。为此,她特地腾出家里的客厅,作为孩子们集中学习、玩耍的场所。为了让孩子们在她家待着不枯燥,擅长吹奏口风琴的诸葛小琴索性给孩子们讲起了口风琴演奏知识。同时,她还充分动员家人参与:学国画的儿子负责给对绘画感兴趣的孩子讲解绘图技巧;92岁的老党员父亲要给孩子们讲讲“当年的故事”。甚至工作繁忙的丈夫,抽空也必须为孩子们做“后勤服务工作”。2014年,诸葛小琴被评为浙江省“春泥计划”志愿者。
“为什么我们现在引导成人尤其是老年人改变以往乱丢垃圾的习惯这么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小时候的教育有关,垃圾分类习惯、环境保护意识从娃娃抓起。”抱着这样的心态,诸葛小琴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编排了《垃圾分类好处多》的快板,并引起了竹马乡政府的注意,接着诸葛小琴便带着表演节目的孩子们走进了竹马乡的各个乡镇,用节目的形式为村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之后,学校配合乡政府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环保宣传行动,诸葛小琴和学校老师们又在之前的基础上,和孩子们通过入户演绎自编自导的快板节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挨家挨户为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方法,并同步收集废电池等有害垃圾,让附近的村民们连声叫好。
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诸葛小琴表示除了教书,自己还比较喜欢文娱方面的创作,总之和孩子们在一起都是很快乐的。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