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五水共治

用笔尖描绘婺城治水蜕变

  浙江省“流淌的故事——来自‘五水共治’的报告”主题采风创作走进婺城侧记

2016-04-19 09:24:4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杨诗悦

  4月6日上午,参加浙江省“流淌的故事——来自‘五水共治’的报告”主题采风创作的作家来到金华,深入金华各县(市、区)采访“五水共治”。本次采风创作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作协联合主办。采风团的作家们以体验式采访的方式、纪实文学的样式,分五路深入浙江各地,通过讲述“五水共治”中的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为“五水共治”鼓与呼,为建设“两美”浙江呐喊助威。采风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把所有作品汇编出版《流淌的故事——来自“五水共治”的报告》采风作品集。

  本次蹲点婺城的作家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邵诚民。在婺城区采风的四天时间里,邵诚民走近婺城大小河流,亲身体会婺城治水带来的变化,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用笔尖描绘婺城水环境的蜕变。

  作家简介

  邵诚民,男,1953年5月9日出生于浙江金华,祖籍浙江省东阳市大联乡紫溪村,邵氏第34世、景溪公文常元房第11代孙,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9年开始,他先后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诗集《送你一朵玫瑰》、《人生不是梦》;文学作品集《有情岁月》、《七彩人生》等。个人小传被选入《中国文学艺术家与文房四宝专家传集》和《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传集大辞典》等书中。现为中国哲理诗协会理事、中国现代诗歌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等。

  A、第一天:竹马乡——乾西乡

  4月6日上午,市治水办召开采风活动对接会,吃过午饭后,邵诚民老师马不停蹄来到婺城区治水办了解情况。综合处处长郑元强和宣传处副处长张明与邵诚民座谈沟通,介绍了婺城治水工作亮点,确定了采风行程。

  4月7日一早,邵诚民和记者一同前往采风第一站——竹马乡。“你们乡治水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印象深刻的事?”在竹马乡党委副书记郑正连的办公室,邵诚民一句接着一句发问。郑正连介绍,竹马乡过去是温室甲鱼养殖大乡,由于养殖废水直排,竹马境内盘溪水质曾经为劣五类。去年,婺城区全面开展温室甲鱼养殖整治,竹马乡关停了19家温室甲鱼养殖场,盘溪水质得到明显提升。邵诚民听后又深入询问竹马乡如何咬下“硬骨头”,赢得老百姓支持,顺利推进温室甲鱼养殖场关停工作。

  “温室甲鱼养殖户养了这么多年甲鱼,关了养殖场,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现在靠什么谋生呢?”邵诚民又问。“我们乡是‘中国茶花之乡’,也是婺城区的‘苗木之乡’,很多温室甲鱼养殖户关停养殖场后,复垦土地,转型当苗农了。”郑正连介绍。邵诚民对此很感兴趣,决定跟着郑正连去农户家中深入采访。

  说话间,竹马乡东宅村的村支书周绍玉走了进来,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河道保洁员。邵诚民得悉后拉着周绍玉坐下“唠唠嗑”。“当河道保洁员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啊。”周绍玉感慨道。随后,他将自己成为保洁员的前因后果、难忘之事一一道来。邵诚民耐心地听着,不时引导,问出了许多感人细节。“河道保洁员看似一个平凡的岗位,要做得称职也不容易啊。”邵诚民说。

  随后,郑正连带着我们来到汪山头村。他介绍,眼前的土地过去都是冒着黑烟的温室甲鱼养殖场。我们走进过去的温室甲鱼养殖大户汪生发家中,转型后的他种起了茶花,茶花园已经初具规模。邵诚民与他促膝长谈,深入采访。治水治得怎么样,要眼见为实。上午采访结束后,我们还现场走访了盘溪、长湖联民村段,亲眼看到了治水初显成效的河流。

  当天下午我们的采风地点是乾西乡栅川村和湖头村。彼时天色阴暗,大雨将至,考虑到进入栅川村的道路下大雨便比较难行,吃过午饭后,我们马上出发。果不其然,刚在栅川村办公室坐下,天便下起瓢泼大雨。村支书于卫东向我们介绍了栅川村治水工作。邵诚民说,之前有一次他经过栅川村,那时环境面貌还不太理想,如今看来确实大变样了。

  离开栅川,我们又赶到湖头村,与村支书陈加平深入交谈。天公作美,采访结束时正好雨停,我们跟着陈加平游览了“小西湖”,陈加平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臭水沟”蜕变为眼前美丽公园的一幕幕。

  B、第二天:白龙桥镇——长山乡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白龙桥镇治水联络员杨英剑的带领下走访白沙溪。我们首先来到白沙春晓小区旁,只见堰坝上三三两两的妇女在欢快浣衣,一位妇女的小狗也踩着石头一步步跨到堰坝上玩耍。溪边聚集着好几批垂钓者,他们神情悠闲,边欣赏着湖光山色,边静静等待鱼儿上钩。一些垂钓者临走前将网兜里的鱼放回几条。显然,他们并不为钓到多少鱼,只为享受那钓鱼的过程。

  我们沿着溪边往前走,杨英剑向我们介绍了白沙溪这两年的变化。他说,经过整治,白沙溪水质变好,去年元旦,八婺冬泳健儿们就在这里举办过“五水共治,泳者归来”冬泳活动,当时白沙溪部分断面水质就已经达到三类水。不远处,一位阿姨拿着一张纸,对着溪水练歌。邵诚民上前打招呼,与她交谈了一番。这位王阿姨说,她老公是白龙桥镇人,过去住在市区,每逢这个季节,她都会皮肤过敏。几个月前,她与丈夫住回白龙桥,家就在白沙溪不远处,现在她经常到白沙溪边散散步。“我喜欢唱歌,对着这好风光,感觉心情舒畅,练起歌来也更起劲。”王阿姨说。我们一路往前走,只见溪边还有不少前来锻炼的市民。

  “江南有座金华城,城边有座白龙桥。桥下外婆在讲着那故事,坐在桥上看到星星掉进了那条小河……”这是许多金华人都熟悉的歌。如今,在白沙溪上,老的白龙桥犹在,居民们还是习惯从老桥进出,清晨桥上还有菜农摆摊卖菜。几年前,一座气势宏伟的古廊桥拔地而起。雨后的白沙溪边空气格外清新,我们在古廊桥看到许多前去游玩的居民。据说,这里曾经荒草丛生,溪里垃圾遍地。经过治理,这里已经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随后我们来到古方一村。这里的溪段水量较浅,溪中间有不少裸露的平台,附近几个村的妇女都喜欢来这里洗衣服。她们穿着雨裤趟进溪里,一边洗衣服,一边拉家常。不远处,几只白鹭在水面上欢快嬉戏。在古方一村新建的凉亭里,该村支委朱根华向我们介绍了白沙溪的变化。说话间,该村的老支书,如今的河道保洁员杨桂生,挑着畚箕从溪里走出来。邵诚民与他交谈了许久,了解他当河道保洁员的故事。“老党员思想好,敢于担当,河道的美丽有他们一份功劳。”邵诚民说。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长山乡,去探访一条过去婺城有名的“黑臭河”——漪溪。从二环南路拐进石门村,眼前是一条宽敞的四车道公路,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在石门村村口下车,漪溪就在脚下淌过。只见溪水潺潺,溪里不见漂浮垃圾,溪边用石子砌成的绿化带里生机勃勃。

  据了解,石门村过去畜禽养殖业发达,由于养殖污水直排、溪边路边牛粪堆积,溪水又黑又臭,村民根本不敢靠近。去年,包括石门村在内,整个长山乡关停、拆除了87家低小散畜禽养殖场,提升、整治了128家规模化养殖场,漪溪水质得到明显提升。经过驳岸、种植绿化、美化村容等,“黑臭河”漪溪破茧重生,大步朝着治水“样板河”的目标前进。从长山乡副乡长陈伟贞和石门村村支书胡小荣口中,我们了解了漪溪的蜕变。邵诚民与他们深入交谈,了解整治畜禽养殖业背后的艰辛。

  随后,陈伟贞带我们来到漪溪乌石屏村段。该村位于漪溪中上游,水质更加清澈,站在溪边都能看到溪底的石子。陈伟贞说,早些年,乌石屏村的菜农们在溪里洗菜,把烂菜叶、烂番薯等都扔在河里,果农们则是乱扔烂水果,河水又脏又臭。经过前期整治,如今这一段的水变好了,用一些村民的话说,大清早的水都能直接挑回家喝。去年12月份,婺城区团委、少工委在该村启动“家园风景秀”活动,志愿者们以该村为试点,全面参与垃圾分类、整理庭院、粉刷墙壁、清理垃圾……现在的乌石屏村改头换面,溪水潺潺、村容整洁,一派美丽乡村景象。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