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四治两化”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两美婺城”的民生大事,是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做美大郊区”的有效抓手,在“四治两化”工作中琅琊镇坚持“生态、协调、经济、持续”的要求,时序上先“四治”后“两化”,先定点再布线;推进中先党员后群众,先公共场所再房前屋后。按照时间上紧凑、标准上提高、方法上正确的工作要求,试点先行,典型带动,集中整治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全面提升绿化水平,美化洁化村容村貌,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
连日来,在琅琊镇各村,到处可以看到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开展“四治两化”工作的身影。党员干部们带头,穿着雨衣进村开展工作;镇领导班子经常到现场检查、指导。全镇各村干劲十足,比进度、赛创意,把“四治两化”工作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战场,全速推进“四治两化”工作。
琅沙村
党员干部用行动感染村民
“这段时间,我们村通过‘四治两化’,基本解决了三个已经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赢得了群众普遍叫好。”琅沙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卫英高兴地说。
陈卫英所说的三个“老大难”问题是村民乱搭养鸡棚、乱搭灶台、乱堆柴火。琅沙村是由11个自然村下山脱贫组成,村庄整体规划虽然整齐,但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部分村民却在门口搭鸡棚养鸡养鸭、搭土灶台、乱堆柴火,这不仅影响村庄整体环境,也影响邻里和谐。“夏天鸡棚散发的气味恶臭难闻,蚊虫满天飞,一个鸡棚往往影响周围四五户人家,大家意见也比较大。”陈卫英说道。
记者了解到,琅沙村是琅琊镇“四治两化”四个试点村之一,它在全镇率先启动这项工作。而事实上,前两年,该村两委就已经进入村庄环境全面整治阶段,这其中就包括“四治两化”的内容。“全区‘四治两化’动员会后,我们村就着手开展工作,先是召开村两委会议,再是党员、村民代表会,对这项工作具体落实。”陈卫英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党员十分支持村两委整治村庄环境,切实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带头完成自家房前屋后清理工作,还积极帮忙做邻里的思想工作。在整治工作中,一开始有部分村民不理解甚至刁难,“我不来搬,要搬你们给我把这些柴火搬到四楼去。”该村干部和党员们二话没说,搬起柴火就上了四楼。
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家门口有个养鸡棚,村干部多次上门劝说拆除,她就是不同意。村两委决定先从其他农户开始,并经常邀请老奶奶去看其他农户拆除情况。前段时间,尽管经常下雨,但党员干部天天穿着雨衣帮助农户拆除鸡棚、土灶,搬运柴火。有些鸡棚多年未进行清理,一打开蚊虫乱飞、恶臭难闻,但党员干部们丝毫没有退却,坚持干到最后。党员干部用行动感染了村民,“看到他们这么卖力、用心,再不拆掉我都不好意思了。”老奶奶最后主动拆除了鸡棚。
经过第一轮的整治,截至目前,琅沙村已拆除鸡棚15个,清运建筑垃圾、杂物50余车,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少了,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少了,整个村庄显得更加整洁有序。下一步,该村将通过绿化、美化行动,进一步扮靓村庄。
杨塘下
四治两化助推精品村建设
今年杨塘下村要开展精品村建设。村内的省级文保单位滕氏宗祠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该村将围绕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核心的家规家训,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模式,建成集廉政示范基地、党建示范基地、精品文化礼堂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村,使精品村杨塘下村不仅具有外在“景”之美,更具有内在“魂”之美,最终打造成为形神兼备的精品村。
杨塘下村借“四治两化”东风,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治。通过前段时间的整治,该村已初见成效。农户房前屋后的乱堆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乱搭建现象少了,村庄环境更整洁了。
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一些农户房前屋后大大小小的酒坛摆放得错落有致,有的村民还在这些酒坛里种上了花草,形成特有的风景。村民告诉记者,这些酒坛原先是打算扔掉,但家家户户数量不少,要是统一扔在一个地方也会影响美观,不如把它们冲洗干净放在自家门前屋后做装饰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杨塘下村开展“四治两化”工作助推精品村建设,琅琊镇党委组织全镇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共37人到杨塘下村开展村庄整治行动。预备党员、积极分子携带铁钳、锄头、扫帚等工具,积极清理卫生死角,白色垃圾,花坛、绿化带内垃圾、残枝败叶,地毯式清理农户门前屋后堆放的柴火、旧家具、破花盆、旧砖头、石灰等杂物,以积极态度投身到这次卫生整治活动中。拔草、搭花坛、清淤泥,经过一天的工作,杨塘下村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提高,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村民的称赞。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