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主干河道比喻为水环境的“动脉血管”,那么小沟小河就是“毛细血管”,只有“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全部贯通,全域水环境才可能实现有序循环。
自7月22日开始,由白龙桥镇党委书记范锋鑫、镇长包纯正带队连着四日深入一线,全面排查辖区内湖、河、库、塘、沟、渠(包括房前屋后的小沟小渠,村中塘),发现问题进行再整治、再改进,四个管理处细化分工,巡查后又将“毛细血管”罗列梳理,列出渠道长责任清单,对辖区内重点水体进行全面巡查,一鼓作气,再掀河道清淤整治热潮。
为98条沟渠找到“当家人”
“别看它长不过600米、宽也就2米,可它有大用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民间沟渠责任干部,郑棋汉对眼前的这村东面条小沟渠有着深刻的感情。原来,在枯水期,从水库排出的水就会顺着这条沟流出,用于灌溉周边百余亩农田,梅雨季节时,它又能发挥溢洪道的作用。
“当然,保证沟渠畅通是前提。”郑棋汉自打当上这村级“沟渠长”,没事就会来渠边巡查。每次来,不是拿着镰刀铲除沟渠两边杂草,就是用铁锹清除沟中积起的淤泥。
如果把主干河道比喻为水环境的“动脉血管”,那么小沟小河就是“毛细血管”,只有“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全部贯通,全域水环境才可能实现有序循环。
上周,白龙桥镇在实施“河长制”基础上,又将治水触角延伸到更细枝末梢之处,进一步推出“渠长制”,即绘制出区域“毛细血管”水系图,对河道及不属河道的沟、渠等小微水体都进行标注,每条沟渠设一名沟渠长,负责水体日常养护,在沟渠明显区域立起“公示牌”,写明水体名称、位置、责任人等,村民看到沟渠里水质有异常,随时可以拨打公示牌上的联系电话反映情况。每位沟渠长,每周至少要对自己负责的小微水体进行1次巡查。
目前,白龙桥镇已全面推行沟渠长制度,实现“渠长制”小微水体全覆盖,对2016年排查出来的98条沟渠已经全部明确责任人,下一步将设立沟渠池塘长公示牌,目标完成98条沟渠清理及长效化保洁工作,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的要求,制订“一沟渠一方案”,打通“河长制”最后一公里,下步,白龙桥镇将对水域沿岸空间进行规划,增强河道两侧活力,加大水环境的整治力度。
查找通江路耀江苑小区渠道污染源
7月29日上午,接到群众反映,在通江路耀江苑小区渠道里因为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河面有油污。当日,记者便跟随白龙桥镇干部赶赴现场巡查。从330国道行走至耀江苑小区之间,均未看见水体污染情况,水质较好,再行至洗车店附近,便在排污口上方发现了有黑色油污流过桥墩的痕迹。
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附近饮食店、洗车店较多,怀疑生活污水排放来源是附近的饮食店。后经附近的村民证实,确实有此类情况发生,也有村民曾经看见店家将生活污水排污渠内。当天,白龙桥镇联合行政执法大队再次进场勘察,最后确定了附近八家餐饮单位。
7月31日下午15:30左右,执法大队相继对小杨烤鱼、万州烤鱼等八家餐饮单位发放《告知书》,要求其3日之内自行整改到位,逾期不改正的,执法大队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面对护栏内已有的油污,白龙桥镇及时组织保洁员对其进行清理,并对水体油污进行打捞清除。
“终于清理掉了,现在我们看着舒服多了。”这几天,59岁的杂货铺小老板高先生就说这句话。当看到一些店家的违规操作就对家门口的环境非常堪忧,他和邻居们就一直盼着这一天。
党员带头清理河道白色垃圾
郑岗山村西溪长700多米,因处于下游的关系,虽然有定期打理河道卫生,但是经常受到天气等的影响,造成河道常常有漂浮物游下来,造成刚刚干净的河流又冷不丁地被弄脏,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7月28日,在郑岗山村的西溪又发生了突发状况,因为受到风大的影响,突然上游许多白色漂浮物飘下来,各种包装塑料袋、牛奶盒子、饮料瓶等较轻的垃圾随风刮到河道内,给清理整治工作带来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党员干部握着铁铲、锄头,拿着火钳、簸箕、垃圾袋等工具,认真清除卫生死角、捡拾废弃塑料垃圾、打捞河道内的漂浮物、白色垃圾、建筑垃圾及污泥、杂草等,尽管天气闷热,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上午的清扫,河道里的生活垃圾及杂草被清除干净,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为确保清理效果能够得到长期保持,党员干部们还积极劝导群众不要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共同参与美化村庄环境。下一步,该处将在日常巡查中,加大对河道保洁的关注,发现有漂浮垃圾,及时通报相关责任单位清理,防止积存形成卫生死角。
通过河道清理活动,美化了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赢得了河道周边居民的赞誉,获得村民点“赞”。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