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天帮着找人,我们很感动,谢谢!”昨天,市民倪洪霞和亲属来到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向帮助寻找其奶奶的民警、协警表示感谢。
在婺城公安分局,类似的“小事”不胜枚举——帮市民追回失窃手机、主动上门为高龄老人采集信息、当“老娘舅”调解邻里纠纷……“要把老百姓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甘当百姓‘及时雨’,为百姓排忧解难。”金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婺城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丰炳春这样说。
今年以来,婺城公安分局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标先进、补齐短板,打造团结、进取、亲民警队。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局城中派出所以“家文化”为核心,坚持不断追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追求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的信赖感满意度、追求公安队伍自身的荣誉感满意度。今年以来,婺城城中警方共解决百姓“小事”210余件,辖区百姓安全感满意度,警队自身荣誉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以所为家,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城中派出所位于市区江北核心商圈,辖区内有两所大型医疗机构、4家治安重点单位、7家大型商场以及3000多家场所单位。一直以来,作为市区最繁忙的派出所之一,城中派出所民警们夜以继日,默默守护一方平安,获得荣誉、奖项无数。但在一些小事上,就任不久的教导员施健航发现了小小的瑕疵。
一天早晨,刚值完夜班的民警们一个个来到卫生间洗漱。施健航路过时,发现小刘洗脸用水泼泼就算完事了,于是问他:“小刘啊,你这脸泼完水也不用毛巾擦一擦啊?”小刘说:“没有毛巾架,带块毛巾太麻烦了。”听完,施健航竟无言以对,独自回到办公室后,他心中想:所里的民警们工作起来干劲十足,怎么在生活小事上如此“不拘小节”?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施健航眼中却不轻:“小问题将就,得过且过,日积月累就会影响队伍干事的气势。”于是,施健航立刻向所长洪峰说明相关情况,并一起商量对策。接下来的日子里,洪峰、施健航和所里有关负责人向民警、协警征求意见,在全所“找短板”。
如何才能让所有人的意见和处理结果一目了然呢?一个名为“我爱我家”的栏目在派出所网页上出现。民警孔越试着写上“三楼楼道灯坏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楼道灯就修好了。这下,大家的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很多隐藏的小问题被一个个挖出来,解决掉。目前为止,“我爱我家”先后收到了各类建议150条,解决了具体问题124项,提出建议的人群从派出所负责人、民警和协警,扩展到清洁阿姨等工作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的建议逐渐从一开始的个人需求转变为完善单位的工作需求,现已成了常态。
不单单在提建议和意见上,“我爱我家”让全所人员都更主动为派出所服务,有效调动了工作热情。今年端午节放假期间,所里的几名休假协警自行回到所里清理花坛。“我们只是想为所里做点事,这是我们的家,弄得干净点,大家都会高兴。”协警小王笑着说。通过解决队伍关心、关注以及急着处理的问题,接到了“地气”、减少了“怨气”、提升了“人气”,调动了主人翁意识,实现了警力“1+1〉2”的效果,极大凝聚了队伍,增强了工作效率。
亲民爱民,将百姓小事当成大事
“让民警从身边小事做起是第一步,最终目的还是要形成主动为辖区百姓做事的氛围。要把辖区当成家,把百姓当成亲人对待。”城中派出所所长洪峰说。今年5月份,为了进一步做到“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城中派出所在值班大厅设立了“阳光坐席”,快查快办失物找寻等民生“小事”、扶危解难等民安“大事”,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设置意见箱、建议簿,随时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
短短一周内,民警傅中卫连续破获4起盗窃小案,为群众追回5只手机,连续收到5面锦旗。
今年5月中旬,该所网吧业主群的一名业主向民警反映,有人打着“蟑螂防治部”的名义向其出售蟑螂药,收取了400元的费用,民警立即对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将预警信息发到各个业主群,让大家提高警惕,得到业主群普遍点赞……
今年7月9日上午,市区彩虹桥下游的婺江江面上,两位两鬓发白的男子拼命地架起一位老人,往北岸游来,岸上的民警伸出竹竿,3人安全上岸。跳入江中救人的男子是婺城公安分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志友和城中派出所的陈向东。当天,两人恰好在附近执勤保卫,发现有人溺水毫不犹豫跳入江中救人。旁边的凉亭里,一群在唱歌的大爷大妈忽然唱起了《为了谁》:“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8月25日17时31分,城中派出所大厅走进来两名小姑娘,手上拎着几杯奶茶。来到大厅柜台,对着里面的办案民警问道:“请问许中航警官在不在?我们来谢谢他。”边说,她们边把手中的奶茶放在了柜台上。8月24日,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实习的两个小姑娘,乘着闲暇骑自行车出来逛街,由于车旧,就将车随手丢在银泰城边的一条弄堂里离去。半小时后归来,发现自行车不见,就报了警。接到报警后,民警许中航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随即回所通过视频监控倒查,发现一中年男子在两人离开不久将车拖出,骑上离开了现场。通过仔细辨认,最终确认该男子是辖区一名惯偷,民警立即带队赶往男子住处并将其抓获。
奶奶看戏如迷,萌娃“大闹”派出所,民警是这样的暖心对待。
9月10日下午14时50分许,群众报警称有个小男孩在广场游荡,也没大人在身边。身高一米八几的潘文良警长赶到现场,只见小男孩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脚上穿着一只没有扣好的红凉鞋,脖子上挂着一串大大的珠子,一脸调皮的表情。小潘蹲下来和这小男孩聊天,得知小男孩叫“小菜子”四岁,下午和奶奶一起来广场玩的,一下子就找不到奶奶了。小潘带着“小菜子”在广场及周边转了好几圈也未发现奶奶。无奈之下,小潘只得将其带回派出所。
“小菜子”的到来,整个大厅一下热闹了起来,小潘嘱咐其坐凳子上不要到处乱跑,顺便帮他穿好凉鞋,可“小菜子”对民警叔叔的“警告”充耳不闻,小潘刚转身,他就从凳子上跳了下来,一会冲到这个角落一会爬上那个凳子,一会看到休息室桌子上的面包就毫不客气地开咬起来,一会又玩起小潘的警官证,全然没有迷路小朋友的紧张和不安,浑然把派出所当成了自己的小王国了。小潘想通过监控看看小家伙从哪儿来的,却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时间过去了2个多小时,看着这个一会要喝水一会要拿钢叉舞刀弄枪的“小菜子”,小潘心里不安起来,这么久了也不报警,难道家长还没发现小孩走失?
下午5点多,终于一位老奶奶报警说自己的孙子在广场走丢了,小潘电话联系后,老奶奶急匆匆地跑到派出所,说“看戏看得入迷了,孙子跑走了还不知道,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到,天色黑下来,就报了警,还好你们带回来了,不然……,谢谢你们了!”
原来,四岁的“小菜子”中午睡了个饱觉后,奶奶就带着他到市民广场上玩,二人经过表演婺剧现场,奶奶驻足有滋有味地欣赏起表演。“小菜子”可闲不住,挣脱奶奶后,自己一个人玩了起来,还不到十分钟,就找不到奶奶了。
办完手续后,“小菜子”用手摸摸脖子上的大彩珠链子,随后向民警招招手,屁颠屁颠地跟着奶奶回去了。
据悉,今年以来,该所已救助群众103人次,收到群众锦旗18面,表扬信7封。此外,该所大力开展警民文化共建等活动,联合百姓一起为构建安全和谐的辖区而努力。目前,该所组建了不同群体的工作微信群,全面掌控“微动态”,及时发布各类“微预警”,推出“微举报”“微投诉”,促进警民连心。值得一提的是,该所内部还有一个由巡防、民警、所领导组成的“神探群”,大家一有线索立即发到群里,领导实时指挥,信息扩散加快,时效性增强,提高了工作效率,打击水平长足进步,防控能力逐步提升。
百姓的困难,民警全力以赴解决,“降牛”也不在话下。9月5日傍晚,在杨塘下村自家田间发现四头黄牛,附近也没看见牛主人。
此刻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琅琊派出所民警小李加快脚步赶往现场,只见路边有两头大牛,两头小牛,看到陌生人靠近,四头牛撒腿跑上了公路,竟在中间悠闲地散起步来,过往的车辆、行人见状纷纷躲避,民警怕发生意外,连忙跑过去将牛赶到路边。
民警询问几个在场群众是否晓得这几只牛谁家的,有群众说这些牛好像是杨塘下滕某的。民警赶紧电话联系滕某,可滕某却联系不上。
“现在农村养牛的人不多,滕某家好像有几头牛,估计是他家的”,“就是他家的”,“把牛赶到滕某家吧”,围观的几个群众议论道。此时滕某的电话也打回来了,民警告知四头牛的情况后,滕某表示就是自己的牛,希望民警将牛往东方红林场赶,自己也正往这边赶来。
要赤手空拳将四头牛赶到2公里外的地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一合计做了分工:小李在前面牵着那只有牛绳的,一个拿着一根枯茅草在侧面护着,防止这几头牛再次冲到马路中间,另一个则在后面驱赶。可是,刚走到中途,一头“倔牛”突然跑到岔路里了,转眼就淹没在一片桔树林中,民警呼唤了半天,就是不肯现身,正打算进去找,牛主人及时赶到,那头“倔牛”被熟悉的声音吆喝了出来。等赶到目的地,大家都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历经三个多小时,几位“降牛”民警才带着满身的牛臭味回到了派出所。
江西老人失联20余天,为其寻找家人,民警不遗余力。9月5日上午,走失近一个月的江西老人李某,在警民的帮助下终于重回家人身边,那一刻,在这位八旬老人脸上我们看到了他发自内心的笑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9月1日18时许,琅琊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沙畈乡银坑村山里发现一疑似走失老人。值班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见老人正躲在一处躲雨戴着一顶小小的帽子,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全身上下脏兮兮的,看上去已在外流浪许久,随即便将老人带回所内,但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民警发现老人有些口齿不清,不能正常说话。经过耐心地询问和沟通,好不容易从老人口中得知其姓名,但却查无此人。万幸的是民警在老人身上发现了两张1997年农村合作社的存折,上有一男一女两个姓名。
当晚10时许,民警将老人移交至市救助管理站。之后,婺城公安分局办证中心,帮忙根据存折上的信息查找线索。
“其中一张存折的开户行是在江西鹰潭,我们根据姓名和开户行所在地两个线索展开了查询,终于找到一个联系人。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电话,没想到真联系上了家里人。”办证中心主任杜鹃说。
接电话的是老人的外孙女婿,当杜娟表明身份后,对方表示很惊讶。
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老人是鹰潭人,今年已是82岁高龄,还患有老年痴呆。早在一个月前,由于家中无人看管,老人走失,事后全家人心急如焚,一直苦苦寻找却始终没有音讯,万万没想到老人竟流落到金华。挂断电话后,杜鹃通过微信将老人照片发给对方,其马上认出这就是自己的外公。后双方又互相发送照片信息确认了身份。现老人李某已被家人接回。
警力下沉,到所里就是来干实事的
为了进一步夯实基层警力,我市公安机关实行警力下沉工作,让公安工作在最后一公里闪光,一大批精兵强将来到基层一线。城中派出所就有2名市局警力和5名分局机关警力下沉。“来的第一天,我们所班子就按照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安排了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上级要求的‘定人、定岗、定责’。”洪峰介绍,“到所里就是来干实事的,他们也十分支持所里的工作。”
陈丹菊原先在金华警校担任治安课教师,是我市很多民警的“师傅”。下沉到城中派出所后,她干起工作来比谁都卖力。她说:“在教学中接触的大多是理论,随着基层警务的发展,我觉得自己开始与实践脱节了,正好可以趁这次机会,到基层一线来补补课。”陈丹菊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几天前,因孩子生病没人照顾,她只好向所负责人请假回家。当她换好便服出门时,经过值班大厅,看到所里的民警们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陈丹菊就一扭头走回所里。当所负责人看见她还在所里忙于工作,让她回家时,她说:“基层派出所事情多,哪个民警家没有为难的事,我怎么可以搞特殊呢?”
50多岁的吴舜廉是分局办公室的老民警,同样下沉到了城中派出所。每天8时30分规定的上班时间,老吴总是提早半个小时来到派出所,和同事们一起又是扫地,又是擦值班室台面,整理器械。年轻民警们看不下去了,让他坐在一旁歇一歇,可老吴摆摆手:“不用,这些活我还是能干的!”于是,年过半百的他和年轻人一起值班、一起询问当事人办案。其实,早在几个月前,老吴就已查出有肾结石,医生建议其尽快住院进行手术。为了不耽误派出所工作,老吴没有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手术,而是采取了保守治疗。
8月28日,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一拖再拖的病情终于爆发了。剧烈的疼痛把吴舜廉折磨得直不起腰,额头渗出一颗颗黄豆般大小的汗珠。所里的同事都叫他去医院看病,但老吴依然摆摆手,“稍微躺一下就会好了”。此时,刚好有一女士来询问转户口的事宜,老吴强忍着疼痛又回到了办公桌前,对于该女士的各种询问,一一做了解释,并向该女士介绍了办理的流程及所需要提供的材料。坚持到下班,老吴才去医院治疗。
婺城公安全警投入,优化创新勤务模式,从内部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把警务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群众身边。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