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走在婺城的乡间田野,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条条纵横交错、宽阔通畅的公路,一片片依山而植、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条波光粼粼、蜿蜒流淌的溪河,还有那一张张饱含喜悦、洋溢幸福的笑脸……可以说,婺城广大农村都在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日益改观,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创新。近年来,婺城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做美大郊区”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水净、人文、村美、民富”为基本要求,通过突出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家园;注重突显特色,建设宜游家园;培育“美丽经济”,建设宜业家园;注重文化挖掘,建好精神家园,实现美丽乡村内外兼修,打造花香婺城、幸福家园。
统筹推进,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
以往提及农村,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脏乱的环境,还有乱搭乱建的建筑物,但自婺城区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后,全区各乡镇紧紧围绕“美”字做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新农村。现如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几乎村村有亮点特色,步步有景可观。
沙畈乡作为金华市百万市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通过“三改一拆”争创“无违建”,保证了每一寸山“清”,每一滴水“纯”,每一片土“净”。周村是沙畈乡的乡政府所在地,如果在周村走上一圈,明显会发现村上的道路宽了,绿化多了,环境也靓了,空气更加新鲜了,同时周村很多违章建筑拆除之后土地复耕还田,用绿色毛竹做成篱笆煞是好看,别具田园风情;走进箬阳乡琴坛村,古朴而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条条整洁的村道蜿蜒穿村,视线所及,几乎没有白色垃圾。从2014年7月开始,箬阳乡试点推行了“两桶、四分、定点放,户集、村收、片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实施“户集、村收、乡运”,有效破解了山区垃圾集纳处置难题;同样身为山区乡的塔石,近年来,该乡在改善农村环境工作中始终没有松懈,乡、村两级干部坚守在“三改一拆”、“四治两化”、“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一线,在大家的努力下,目前塔石的乡村风貌日新月异。得益于大力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现如今,塔石乡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村景,总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
“做美大郊区”就是要立足郊区,着重于“美”。不仅在环境上要“美”,更要让百姓生活幸福“美”,而整治环境就是“美”的第一步,如何让刻板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变“美”,婺城区有自己的一套法宝,那就是以治水为重点,从源头做起,以“四治两化”、垃圾分类等工作为载体,开展农村杂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区、乡、村三级河长充分履职,技术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指导监督。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婺城山区出现了十里长湖“水阁上陈”、白沙溪“最美河流”、漪溪“治理样板”、桐溪“浙中水乡”、梅溪“天然泳场”等治水亮点,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今年以来,婺城区以“水岸同治”为举措,打好“三改一拆、四治两化、五水共治”组合拳,统筹推进,不仅打造出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区,也加速展现了“五水共治”治水成效。在全面打响农村环境“四治两化”的战役中,婺城区把农村环境“四治两化”作为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做美大郊区”的重要抓手,出台了《金华市婺城区农村环境“四治两化”工作实施意见》,组织试点村乡镇分管领导、村干部约180余人到武义县、金东区等地参观学习,召开了“四治两化”工作专题动员部署会;把“四治两化”工作列入“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竞赛等专项考核内容强化督查考核,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秩序意识、审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启动实施行政村208个,占总行政村数的61.9%,到2016年底将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四治两化”合格率达到80%以上,到2017年4月底达到100%。
此外,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全区331个村全部实施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日益完善。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两级四分”,有329个行政村已通过区级验收达到合格村标准,占应实施行政村数的99.39%。在合格村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村、良好村各十个。
深化创新,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今年的夏天,连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人选择到山区避暑,而婺城区大片的山林乡野就成了大家的好去处。不论是塔石的民宿小吃、安地的山水风景还是琅琊的农业经济,凡此种种,都让不少民众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好好地享受了一把。得益于近年来婺城区大力发展山乡农村,“做美大郊区”切切实实地惠及到了广大老百姓,这也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建金华”贡献出了山区力量。
环境变美了,来游玩的人就多了,这也为广大山区百姓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与挑战,想要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就要发挥出山区自身的优势。然而各山有各山的好,各村有各村的景,因此婺城区围绕打造“望的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按照全区是一个大景区,美丽乡村风景线就是旅游风景线,精品村、秀美村、历史文化村就是旅游点的思路,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和旅游特色村,立足条件优势、资源秉赋,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产业特色及村级班子战斗力等方面选择有潜力的村庄进行培育,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以村庄布局、景观优美、环境宜居等方面内容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建设。
目前,全区已建成“秀美南山”、“桂花飘香”两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乡村精品村13个、秀美村23个、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1个。在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秀美村等特色村的基础上,婺城充分利用各地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加强引导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培育旅游特色村,打造村落品牌。全区现有省(市)级农家乐集聚村(点)17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3家。莘畈乡已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入选浙江省“我心目中最美生态乡镇”。
随着山区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乡镇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山花节等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乡村休闲旅游业、民宿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农老板”,有效地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增收。如箬阳乡琴坛村从事乡村休闲旅游的村民就有100多人,占在村村民的一半以上。到目前,全区已发展农家乐经营户110家,星级农家乐72家,年接待游客239.8万人,营业收入1.12亿元。
这些年,婺城投入大量经费,乡村面貌变得越来越美了。接下来,婺城区将围绕“做美大郊区”这个目标,积极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全面将文保、文物、古村落、古建筑、茶花、桂花、油菜花、杜鹃花等资源有机结合,串点成线,打造具有婺城特色的景区、景点、景观。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