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白龙桥镇东俞村,位于市区西部13.5公里。东俞村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据记载,东俞始祖俞惠,在元朝时期由浦东口迁居此地,距今已有六百余年。从古村落图上可知,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创建的“红花园”,还被官府褒以“红园故居”之匾。
“具有玉山堰,渎开五里远,大小两祠堂,广建七座厅……”先人流传下来的一词一句无不述说着东俞村曾经的辉煌。现今的东俞村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村中的老人说,古时的“两祠堂”现只保留下了一座老祠堂,这座老祠堂是在康熙廿年(公元1681年)建造而成的,共有三进,壮丽宏敞。
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祠堂修缮中清理出来的一块“玉山堰碑”。根据《昭利侯白沙图志》史料记载,汉代一位将军,姓卢名杰,字文台。他开挖了河流,并筑有三十六堰,而其中的玉山堰便是这三十六堰之一。对当时以农业为生的村民们来说,这处的水关系到近千亩良田的灌溉。后来,为争夺该堰所有权,东俞与叶店村曾进行了长达六十几年的官司,而此次清理出的石碑就是大清乾隆叁拾捌年对这场官司所刻的判决书。
信步走进俞氏祠堂,仿佛有了一种时光倒流的景象,从祠堂天井抬头看,天显得格外蓝,云显得格外白。精美的马脚,细致的雕花……无不彰显着东俞先人高超的建筑技术。祠堂共有98根柱子,其中有46根石柱和52根木柱.它们一同支撑起整个祠堂。
从2014年开始,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东俞村开始着手老祠堂的修缮工作。还专门聘请了东阳设计院的专业人士,对祠堂里一些被雨水,虫蛀等损毁的木雕进行修复,力求原貌原建。
“现在,祠堂的主体工程已基本修缮完成了。”东俞村村支书俞晓悟说,“此次修缮花费了500多万元,但我觉得这个钱花的值,我们修缮的不仅仅是一幢老房子,我们维护的还是我们村子的文化,我们的根。等祠堂工程完全结束,我们村还要搞一个大型的活动,到时候把那些走出去的俞家人都邀请回来,让他们看看村子的新变化。”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