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周末人物

边记:一碗流传上百年的福建羹

2016-10-21 09:22:3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福建羹,是流行于金华的一种民间小吃。经考证,是由龙游商帮从福建锅边糊带进龙游,还称米糊,也传入金华,因金华地区喜食羹,加入了些淀粉改良,因此得名福建羹。福建羹汤头浓郁,配料丰富,价格实惠,是金华市民最喜爱的早餐之一。尤其是边记福建羹,从老板边建明爷爷的师傅手上就开始传下来了,算算已经有上百年历史。日前,记者就采访了边建明,了解福建羹的美味故事。

  代代相传,福建羹是食客追随的美食

  边建明今年60岁,是金华本地人,经营福建羹已有30多年时间。边建明的爷爷曾在将军路土产公司附近开过福建羹铺子,当时就特别受食客欢迎,每天早上小店门口都会排起长龙。可惜后来铺子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掉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边建明的爷爷后来没有再继续开店。

  “小时候我经常在爷爷店里帮忙,也没有说正式学过,看得多了,这手艺也自然传承下来了。”边建明说。

  后来,边建明的父亲也开过一段时间的福建羹店,但父亲不太喜欢做餐饮行业,转而去上班了。边建明自己曾在单位上过班,但与父亲不同,他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20多岁时,他就出来创业了。“做生不如做熟,有爷爷的手艺傍身,我还是选择开一家福建羹店”。

  边记最早是开在边建明自己家中,位置不大,桌椅也不多,每天却大排长龙,很多人就赶来买一碗带走。后来店址移到了人民东路金华中心医院斜对面,四年前又搬到了仙桥,好多人还会隔三差五开车过去吃一碗。因为长年累月站着做福建羹,上了年纪的边建明身体慢慢变差了,去年关门停业了一年。就在三个多月前,边记才回到了市区低调开张。虽然地段偏了点,在人民东路金华贸易学校斜对面。但知道这个消息,金华的吃货们可都激动坏了。

  “边记最早开在明月街中心医院西边,天天早上去排队。”不少食客去边记吃福建羹,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特别是周末的早上,排队半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排起的队伍常常是从早上7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10点多,从吃早餐一直持续到吃午餐。

  边记搬到仙桥去后,很多忠实的食客还开车去捧场。对于再营业的决定,边建明告诉记者,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自己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也不想让食客吃不到这份美食。边建明说,小时候,他的母亲是金华有名的做酥饼的师傅。做的手工酥饼酥香松脆,用手掌轻轻一按,就会碎成一片片的,用料也十分讲究,每次酥饼出炉,那香味,真是能飘出百里,让人垂涎欲滴。“母亲做的酥饼,都是别人提前预定的,我们作为儿女想吃都吃不到。”边建明说,那时,母亲就曾有意把手艺传给他,但看到母亲每天为了烤酥饼在炉子和炭火之间来回,手上都是各种烫伤,边建明怕苦没有学,后来,这门手艺就失传了,这也是边建明最遗憾的事。

  “所以,就算辛苦,就算赚不了多少钱,我也要把边记福建羹开下去。”如今,再营业的边记福建羹已经传到了不少食客的耳朵里,老客们纷至沓来,新食客也不断增加。除了早上经营的福建羹外,店里还有饼、面条、粉干等特色美食,口味也都挺不错的。

  用料扎实,是边记流传百年的秘籍

  一样流传百年的美食,如何让食客吃不腻?常惦记?边建明说,没什么秘籍,用料扎实,不偷工减料就是边记畅销多年的原因。

  每天下午2点,边建明就要开始动手熬煮高汤,汤头里面,有上好的猪骨,新鲜的笋干,还有各种香料,用小火煨至第二天上午5点,期间,还需要用大勺不停搅拌,将各种食材的精华都熬到汤中,汤头颜色呈红棕色为最佳。除汤头外,店里用的油,也都是用肥肉熬出来的猪油,不管是下馄饨、饺子还是面条、福建羹,都是香气扑鼻。配料准备好后,早上5点多,边建明就要开始煮福建羹,先在锅中加猪油,再入秘制的豆瓣酱,加上豆芽,木耳,虾仁,笋干、花椒、葱段等炒制,并把面糊浇在大锅的边上,结成面锅巴后直接铲进汤里,稍煮即可出锅,食之,汤头浓郁醇厚,有一点点黏稠,面锅巴Q弹有劲,豆芽爽脆清香,色香味俱全。

  “这个味道是边记独创的,和别家的都不同。”边建明说,边记福建羹的味道主要是在汤里,汤料采用的是高汤。

  边记的面也调得好,面粉和地瓜粉的比例恰当。老板说,地瓜粉如果不放或放少了,这面锅巴就结不好;地瓜粉放多了,面锅巴就会结得硬梆梆的,吃去就像在嚼蜡。

  每天,店里的福建羹都是边建明新鲜烧制的。早上5点多做好,6点左右就会有第一批食客上门,一锅卖完,又会马上烧另一锅。一直售卖到上午10点左右才会结束,有时中午、晚上也会有食客上门要求喝福建羹,但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边建明只坚持在早上卖。

  “小碗福建羹5元,大碗7元,这么多年,虽然物价涨了,但我们的福建羹也没怎么涨价,用料更是严格遵守当年爷爷的配方,很多客人都怕我们赚不到钱,但我想得很开,薄利多销,客人吃得开心,我赚少点无所谓。”也正是因为边建明对食材的坚持,才让边记福建羹一直开到了现在。边建明说,以前自己也曾收过不少徒弟,有些人把技术学到手了,就自己出去开店,可食客们还是喜欢来他这里。因为生意不易,很多徒弟总想着偷工减料,多赚点钱,哪样食材贵了,就少放点,味道却差了不少,怎么能留住客人呢?要想做好福建羹,最关键的是把东西做好,做得好,人家愿意来吃,自然也能赚钱,可这道理懂的人却不多。

  “如今,我也60岁了,我的大哥原本也在做福建羹,早几年已经退休,我怕自己也干不了多少年了。儿女大了,不愿意学这么辛苦的手艺。为了把金华人都怀念的这个味道传下去,我也很希望有能吃苦的年轻人来学。不仅能把手艺传下去,也能让更多金华人吃上独特的美味。”边建明感叹道。

责任编辑: 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