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社会

一个人的“江湖”

  五代捕鱼为业、三十年江上生涯,一个婺江捕鱼人讲述他的人生故事;随着婺江水由浊变清,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6-12-02 08:58:4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姜景芳

  在市区河盘桥北桥头西侧,沿婺江有一排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房子。40年过去了,房子已显得低矮破旧。越来越少人知道,是它们让一代代始终在水上漂泊的婺江捕鱼人有了一个固定的家;是它们见证婺江水的甘与苦、捕鱼人的甜与涩。

  那是1953年,当时的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依托婺江组建了一支有资质的专业捕鱼队伍。时代更迭,婺江捕鱼人依然继续着捕鱼人生,也由此见证了婺州大地上的治水力量。连日来,记者一次次走进这排房子、走近婺江捕鱼人,感受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

  1.婺江捕鱼,逐渐走向没落

  “捕鱼这个行当,不仅仅是靠水吃饭,还得靠天吃饭。”10多天前,记者第一次见到80岁的婺江老渔民施寿松时,他这样说。很快,记者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几天下雨,婺江水流急,没法下水捕鱼。”

  “今天风大,江水不稳,不适合捕鱼。”

  ……

  为了一见捕鱼现场,记者一次次铩羽而归,直至11月30日,冬日暖阳、微风轻澜,一切刚刚好。下午两点,记者赶到施寿松家,他的儿子施军已经一切准备就绪了。穿过隔壁家一条黑黢黢的窄小通道,拐两个弯、下两个阶梯,便到了老房子背面,婺江豁然出现在眼前,江面上停着并不规整的十来艘渔船。

  施家的渔船是一艘再普通不过的小木船,如果不是船头一侧竖立着一根铁杆子的话,它应该与唐朝诗人黄光溥在诗中所提的“一叶扁舟”一般无二吧。

  上船之后的施军,首先小心地将一只红色塑料袋套在了铁杆子上头。“光靠人工划船太累,也太慢,我给船装了电动机,这是操作杆,套上塑料袋是为了遮阳防水。”他这样解释。

  小船徐徐,穿过河盘桥,朝着一个个比拳头稍大的圆球浮标进发。当天上午,施军已经在双龙大桥和河盘桥之间的江面上放下了大大小小五张渔网。

  瞧,小船已经靠近了其中一张网的浮标。施军拿起船上的渔网一捞、一收,再一探身,浮标就到手了。他一边迅速收着渔网,一边还不忘向记者介绍情况。“今天一大早,我就出来放渔网了,上午九、十点钟已经收了一网。浙师大一位教授带着学生做课题,也是等我下江捕鱼等了好些天。早上他们运气不错,收获了20来斤鱼,都带走用作研究了。希望我们下午也能有个好运气。”他说。

  只是没想到,理想和现实差距有点大。一个半小时,施军陆续收完了五张网,只提回了一条白鲢和三条还没有巴掌长的小鲫鱼。“没办法,今年婺江里的鱼一直很少。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今年捕鱼的收入还不够买渔网的钱,主要是因为雨水多,婺江水深且流速急,即使上游有鱼群下来,没等我们下水捕捞就冲到下游去了。”施军坦言。

  2.时光隧道,留存昨日辉煌

  其实,对43岁的施军来说,除了当渔民以外,他也曾有过其他选择。可是,在渔船上出生、在婺江上成长,他最终没能放下这份已深入骨髓的“鱼水情”。“我们家祖辈就以捕鱼为生,到我这里已经承继了五代人。即使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有渔民,我也希望自己能一直坚守。”施军这样说。

  施军觉得,自己的快乐时光始终和婺江相连。他至今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跟随父母下江捕鱼的场面——一天收获百八十斤是常有的事儿!“下半年正是婺江枯水期,捕鱼的好时节。那时候婺江水清,舀一勺就可以直接喝,哪里鱼多一看就知道。我们就选一处鱼多的江面,用渔网围成一圈。只要人在圈子中间赶一赶鱼群,鱼便四散逃窜着自投罗网了。那种鱼群跳跃的情景,就像水面沸腾起来一样,现在想想还激动人心。”施军回忆。

  与施军有着类似怀念的,还有他的父亲施寿松。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水上生活。他的父亲既是渔民也是“放排人”。如今,“放排人”这个行当已经消失,可在早年间,它却在竹、木等建材运输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上半年雨水多,江水丰沛,不太适合捕鱼。我父亲就带着我站在成捆的竹子或木材上面,顺江而行,将竹子、木柴送往杭州等地。下半年,我又和父亲站在渔船上,捕鱼、叉鱼……”施寿松说。

  让施寿松深感自豪的是,1953年,金华成立了金华江捕鱼小组,17岁的他就成了其中一员。1965年,捕鱼小组注册成为集体企业性质的“金华市城关镇捕鱼队”,他又成了其中的负责人。虽然这本“营业执照”原件早已烂成了碎纸片,家里却至今保留了一份复印件。上面可以看到,当时婺江从婺城区白龙桥镇的雅苏到金东区孝顺镇的低田江面,都由政府部门授权给捕鱼队经营管理。

  而在施寿松记忆里,他的辉煌时光正是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我们吃住都在渔船上,每天二三点钟起床撒网,天蒙蒙亮开始收网。天大亮的时候,我们就靠岸了,挑着担子把鲜鱼送到蔬菜商店。”施寿松介绍。

  当时正是集体经济的时候,金华市区只有三家蔬菜商店,分别位于小码头、四牌楼和兰溪门。一般来说,捕鱼队的鲜鱼都是供不应求的,所以渔民们愿意送哪家就送哪家,生活得相当自在。尤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政府为他们落实了河盘桥北桥头的“渔改房”,让他们有了固定的家。再后来农村土地承包单干了,捕鱼队也开始“自产自销”。可因为婺江水好、鱼好,金华城西区域工厂又多,他们的鱼基本上只要放自家门口就能销售一空。“下午四点钟以后,工人们陆续下班,渔民们便在家门口摆出一溜水桶,买鱼、卖鱼,热闹非凡。”施寿松说,那样的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3.婺江水变清,渔民重归“故里”

  当辉煌只能靠记忆来怀念,那么,隐痛必然已在心间。对此,施寿松父子并不讳言:“近二十年,婺江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鱼少了,味道也差了。”

  从偶尔有顾客反映,吃到的鱼有柴油味或者臭泥土味,到越来越多人转而上菜市场购买养殖鲜鱼,河盘桥畔渔民房前的“鲜鱼市场”日渐凋零。迫于生计,越来越多渔民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据施寿松回忆:“起初,我们的捕鱼队有20多个人。可因水污染不断加重,水产养殖不断冲击,留在婺江的渔民越来越少,最低谷时甚至不到5人。”

  少数年轻渔民选择了改行,更多年长渔民终究放不下对鱼和水的感情,开始为水产养殖户打工,成了赶场的职业捕鱼人。正是在这个时候,从企业下岗的施军选择了接下父母手中的渔网。“1992年学校毕业,我本来想回家当渔民,结果却被父母赶去企业上班了。”施军说。对此,他父亲施寿松连忙解释:“1992年婺江开始造橡皮坝,我们都觉得等橡皮坝造好就没法捕鱼了,这才坚持让他去招工。”没想到,仅仅过了5年,施军就下岗了。父母希望他重新找工作,他却坚持走回了渔船。

  回归渔民身份,至今已近20年。施军坦言,这样的坚守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仅靠在婺江捕鱼,得到的收入不要说买房买车,甚至连基本生活也难以维持。为此,他年迈的父母不得不在家门口摆摊,售卖香烟、饮料;他自己也因住房问题,至今未娶妻生子。尽管如此,他却总也舍不下这一江婺水。他说:“我父亲担任金华市城关镇捕鱼队负责人的时候,有一年作过统计,从婺江捕上来的鲜鱼种类一共有127种。可如今,鳡鱼、石斑鱼、白口鲈鱼……都已经很多年不见了。今天上午,我听那位浙师大教授说,他已经研究相关课题有一段时间了,至今只收集到二三十种鱼类。”

  所幸坚守虽难,终究看到了一丝希望。“这几年治水,的确很有成效。从去年开始,婺江里的鱼质量就明显好起来了。这不是我一个人说,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施军说这话的时候,特意转向隔壁正在卖鱼的邻居。邻居对此连连点头,“这是大实话”。值得一提的是,婺江水质的改善,还带来了渔民回归。目前,婺江渔民约有11艘有证渔船,这两年基本上有五六艘渔船、十来位渔民始终活跃在婺江上。

  “近些年,婺江里多是鲤鱼、鲢鱼等低价鱼种,但我相信只要水质越来越好,好水一定能养出好鱼。终有一天,我能在婺江频频捕到好鱼;终有一天,‘婺江鱼’能再次成为天然、好品质的代名词。”施军最后这样期待。

责任编辑: 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