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频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快捷,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
当前,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词语是“核心素养”。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因此,从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大家讨论的重点。中小学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教师的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核心素养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
近年来,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在探索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围绕着“学什么”“怎么学”形成了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范式,为当代教学论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创课”展示的课程体系
nova小车、排险机器人、智能赛车、酷乐宅、3D打印……近日,由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婺城区中小学师生创客大赛在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体育馆鸣锣启动。这次创客嘉年华活动,共有150多名师生参赛,集中展示婺城区各学校的创客作品和比赛项目。
开幕式上,婺城区教育局局长李刚热情洋溢地致辞。他说,这次活动搭建了婺城学子展示聪明才智的绚丽舞台。展示了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极具创意的展示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更让孩子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让我们的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到创客的魅力,大大地推动全区信息技术创客教育的开展。
随后,来自各个学校的参赛选手,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大胆地创新。通过编程,调试等创作完成作品。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百变吸管、3D打印、酷乐宝、动漫作品,荣光国际学校的师生络绎不绝前来尝鲜,过足创客瘾。
该校一直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来建设。目前,已经建设了小型的创客空间,为同学们的创客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开设了机器人小车等创客项目课程,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荣光国际学校校长徐锦生说,他本人就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创客”,通过融合各种前沿理论与学校办学理念,并嫁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来,鼓励师生广泛体验,深入实践,创新驱动,形成了“人人可以创客,事事可以创客”的学校氛围。
接下去,该校还将成立创客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多个创客实验室或创客空间,增加3D打印机、无人机等先进设施设备,组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为同学们的创客活动、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大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项目”学习的生动实践
在荣光国际学校,精彩的课堂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堂语文课,可以由数学老师、科学老师共同参与完成。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项目”学习的魅力与精彩。
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都从写作、科学、数学、艺术等角度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呈现结果。
今年国庆期间,该校刘旭升老师布置了“项目”学习的作业,要求班里学生写绿豆芽的观察日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为期五天的观察,最后形成观察日记《绿豆芽是怎么来的》。
在观察中,孩子们了解并学会了科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刘旭升说,以观察绿豆芽为主题的课,因为有了科学、数学老师的共同参与,很难将其定义为语文课、科技课或是其他一门单独的课程,孩子们在学习中,除了有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对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多种能力的锻炼。
刘旭升说,当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逐渐成为常态,语文课中有数学、科学老师共同参与一起上,不再是笑谈。
在刘旭升看来,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备“项目”学习的素质,就需要广大教师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的观念。
在荣光国际学校,不光是语文学科,科学、英语、数学……这些学科,通过“项目”学习,都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活动的项目,遵循“做中学”的原理,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或者解决特定问题过程中,主动掌握学科的知识。项目学习比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作业”的学习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有效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
2016年,该校教学成果《活动+跨学科:“项目学习”的新探索》荣获浙江省2016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教育模式被国内20余所学校推广。
“温暖”课堂应运而生
这些天,一场隆重的国际嘉年华活动在荣光国际学校精彩上演。在为期半个月的国际嘉年华活动中,该校学生在科技、体艺、语言、综艺四大活动专场展示自己的才华。
活动现场,孩子们“嗨”翻天。比如“鸡蛋撞地球”比赛,共有300多学生参加,孩子们先将鸡蛋装在结实的容器里,在容器四周塞满泡沫,然后再将容器连接到一个大纸袋上,老师从楼上扔下时,风把大纸袋吹开,起到缓冲作用,而后鸡蛋平安“撞击地球”。
这样“温暖”又有趣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乐趣,当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当能力、素养、情感成为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荣光国际学校开展的国际嘉年华活动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空间。活动中,校长、老师的共同参与,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
校长徐锦生说,开展国际嘉年华活动,有两大目的:一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出自己的长项,并且都有足够的舞台表现空间和表现层次,打个比方,以前单项活动,比如创客比赛,类似品牌专卖店;而文化嘉年华这种内容丰富的持续性活动,类似城市商业综合体,能多方位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我们不是简单的表演完了就算了,我们会从中去发现孩子最大的闪光点,充分挖掘,明年,我们打算让学生去申报相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算是前期打下的一个伏笔。
另外一点,就是这个活动是我们学生整体培养目标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十个能”:上台能演讲,才艺能展示,阅读能分享,英语能交流,上网能学习,生活能自理,社交能礼行,下水能游泳,活动能组织,野外能生存。
作为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融合培育”为己任的荣光国际学校,近年来,学校在关注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不仅开设了个性化的文化课程,而且以国际文化嘉年华这一载体,强化对学生审美教育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