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婺城区组织部了解到,1月14日在江北银泰城举行的“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活动中,村官吆喝大有成果,一日之内,几元十几元一斤的婺城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近万元。
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都吆喝了些啥?活动当天一大早,塔石乡岭边村“第一书记”郑俊杰就在微信朋友圈吆喝开了:“美女阵容,绿色岭边梯田米,农家土法酿造猕猴桃酒,各种吐血价、跳楼价大甩卖……”熟悉婺城的金华市民都知道,岭边梯田米产自婺城南部深山区,那里海拔500米,常年云雾缭绕,空气质量良好,终年接受Ⅰ类饮用水灌溉,更有世代稻农精耕细作,稻鱼共生,生态种养,好山、好水、好稻农,方得梯田好米。由此,岭边梯田米备受追捧,不到下午三点,梯田米就剩下了最后两袋。
郑俊杰介绍,他刚到岭边村担任第一书记,就开始了解村里的情况,发现村里的农特产品完全符合绿色有机标准,村里有千亩山茶林、百亩苦槠林、千亩竹林,出产高山水稻、红心薯干、山茶油、野生藤梨酒、香榧、茶叶等农特产品。由于交通限制,这些优质农产品很难出现在金华市民的消费圈。
由此,郑俊杰围绕村三年发展规划,抓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凝聚合力、注册股份制公司,理顺村企主体关系,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严把质量关口,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按暨军民市长提出的“最优生态、最美梯田、高端民宿”要求加快落实。
农特产品赶集,自然少不了红心番薯干。据悉,这老少皆爱的美食得用高山番薯手工烘制,采甜度达到最高状态的番薯,只留中间红心部分,按照传统工艺,用竹篓装好,下置炭火,烘干至糖分外溢,晶莹剔透,才能口感香软又有韧性,回味绵长。
人人都夸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这不,竹马乡里梅村的村支书助理章煜、东宅村的村支书助理吴莉娅一早就吆喝上了——因为竹马茶花也姹紫嫣红地来赶集啦!竹马乡是“中国茶花之乡”,全乡共有茶花种植面积6000余亩,品种近1000种,占全市茶花种植面积的1/2。该乡99%左右的乡民种花,当地百姓有顺口溜称,“一棵茶花一担谷,一亩茶花一幢楼”。两位村官告诉记者,他们帮乡民们吆喝的,就是当地拥有“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的“竹马牌”茶花,是竹马乡内有口皆碑的高品质茶花。美美的茶花仙子,只要20~30元一盆,真是红火靓丽又经济实惠。
此外,农家腌菜、千层糕、麦芽糖等农特产品也纷纷承载着婺城山乡里的浓浓年味,钻进了金华市民的年货购物袋。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