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理论

箬阳乡“五水共治”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7-03-20 09:10:3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傅金良

  “五水共治”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五水共治”开展以来,我乡积极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落实河长制和河道包干制,加强对村垃圾收集保洁员、河道保洁员、太阳能垃圾房的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等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村庄环境卫生和河道卫生保洁工作。近年来,全乡始终保持水质达标,历次检查始终保持全区前列。现将主要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箬阳地处梅溪源头,溪流发源于武义界上的平坑顶,分成上溪、下溪、外畈溪3大支流,其中:上溪(即龙潭溪)流经大应、周坞、瀛头至武义龙潭,下溪(即箬阳溪)流经茶园、南坑、岩溪沿、琴坛至安地水库,外畈溪始于罗坪,经石井坑注入库区。

  箬阳境内总体水质达到I类水质要求。污染源主要以农村面源污染为主。全境没有工业企业,没有企业废水排污口。沿溪共有生活污水口13个,13个村全部设有垃圾存放点(太阳能垃圾房),并于2015年3月份开始全部启用。农村生活污水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流域村庄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还有待完善。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细化目标任务

  我乡始终把加大“五水共治”力度,保护源头水,强化河道治理作为主要工作之重,围绕“全面完成境内垃圾河治理,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确保箬阳境内水质达到I类水”的三大要求,成立“五水共治”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开展考核督查,将境内龙潭溪、箬阳溪、外畈溪3大溪流细分16条溪流43.6公里河道,按照“定河道、定人员、定职责”工作要求,明确各村河段长和责任人,落实河长制和河道包干制,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切实抓好河长制落实。与各村河长签订了河长履职责任书,乡级河长带领村级河长联动落实河长职责,有效推进工作落实、责任到人。

  (二)多措并举,强化综合整治

  1、全员发动开展整治垃圾河治理。号召全员参与“河道清洁,卫生保洁”行动,各村全面参与治理垃圾河,全乡干部群众对罗坪至石井坑、茶园至琴坛、瀛头片3条主干河道进行全面垃圾清理,参与人数2430人次,累计发放“五水共治”垃圾河治理“以奖代补”奖励资金近30万元。同时做好河塘清淤。完成河道清淤2千米,村口塘清淤1座。

  2、全面完成畜牧业整治。针对养猪场排泄物直排污染水质现状,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根据禁养区要求,制定畜禽养殖场整治方案,彻底排摸全境所有养殖户,开展箬阳乡“畜禽养殖棚舍拆除”劳动竞赛,目前已全面完成畜牧业整治工作。 3、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率先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投入40余万元完善了垃圾分类设施配套,强化保洁员队伍建设,统一了服装,突出了乡、村二级督查,强化二次分拣率,完善了垃圾分类考核办法,保障了工作经费。一是加强了垃圾分类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全乡农户的垃圾分类意识。二是健全了党员联户指导垃圾分类制度。三是每月召开保洁员例会,每季度评选优秀保洁员,不断提高二次分拣质量。

  4、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制定箬阳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采用村域集中自建生态处理模式,确保实现箬阳溪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农户普遍惠及、排放基本达标的要求。

  5、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断完善山区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投入70余万元建成覆盖全乡的太阳能减量化垃圾处理房,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有效解决太阳能垃圾房垃圾过剩的问题,乡政府千方百计克服偏远山区清运难题,委托专人进行外包清运,做到不可降解垃圾每周必清,全面实现垃圾统一清运。

  6、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努力,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乡在全区的环境整治排名中都名列前茅。进一步加大对箬阳溪沿线环境整治的力度,推进水岸同治。实施箬阳溪游步道维护修建项目,建设游步道5000米,提升了沿线旅游风貌。

  (三)健全机制,确保实效

  1、制定长效保洁机制。形成《箬阳乡河道环境长效管理细则》《箬阳乡河道保洁工作长效管理办法》等保洁监管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坚持河道治理“每周一报、每月一查、每季一比”,确保保洁质量。

  2、河道保洁员队伍得以健全。通过将保洁员的工资、考核与村庄、河道卫生督查情况相挂钩,健全保洁员考核奖励机制,保洁员队伍进一步规范,工作目标、责任更加明确,保洁员担当意识有效提升。

  3、村规民约得以完善。全乡各村都将五水共治、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对禁渔工作做出规定,形成了有效共识。

  4、形成良好宣传氛围。全乡各村积极营造“五水共治”“垃圾分类”良好氛围,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其中7个村主动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标语牌100余块,达到了长期宣传的效果。乡政府还与移动公司签订协议,每月向往来箬阳的来客和村民发送“生态箬阳”温馨提醒,倡导共建绿水青山。

  三、取得的成效

  1、河流水质达到I类水。开展“五水共治”特别是“畜牧业整治”以来,我乡全境全流域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Ⅰ类水标准。

  2、乡容村貌大为改观。通过开展“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垃圾分类”,与全乡农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农村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靓丽。垃圾河、垃圾山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整体乡村面貌大有改观,全区环境卫生评比始终保持全区前列。

  3、群众习惯变好。在实行了一系列垃圾分类措施后,老百姓长期以来垃圾乱扔乱倒的劣习得到很大转变。全乡垃圾分类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都达到了100%,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意识深入人心。

  四、存在问题

  1、河道治理经费问题。我乡河道保洁取得的成效离不开一系列考核奖惩制度的落实,更是靠着奖励机制的刺激。对这一长期性工作,经费保障压力大。

  2、山区夏季避暑游客多,对河道污染存在一定影响,在引导游客加强河道保洁方面,管理还十分欠缺。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治水的重要性、迫切性,把治水继续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考核,不断巩固成效,以有效取得实绩,确保前期工作的连续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重长效,切忌“一阵风”。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节水、护水氛围,将阶段性治水计划延伸到“十三五”及更长远的规划中,切实把治水作为长期性任务来抓。

  3、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水源涵养功能区,因水资源保护,失山农民的养老保险等政策和经济补偿也有待进一步落实,出台更好的普惠制政策,从源头上保证“五水共治”的有序推进。

  4、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配套资金。

  (作者系箬阳乡人大主席)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