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为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浙江省吹响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嘹亮号角。对此,婺城区抢抓机遇,在安地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其他乡镇迅速跟进,明确了打造12个乡(镇)容整洁有序又不失文化风情的“特色小镇”目标,并形成了夙兴夜寐的干劲和“比学赶超”的氛围。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婺城的12个“特色小镇”特色、亮点已现雏形。为此,连日来,本报派出各路记者前往各乡镇,通过镜头记录、文字梳理,让婺城百姓更直观感受家乡变化。
乾西乡
1、乾西乡长湖的杭长高铁线以西已完成清淤工程。
2、自环城西路长湖路交叉口,到西二环北路长湖路口,乾西乡以“唤醒河道生命力·构筑河岸绿色新生活”的理念,打造全长3.08公里的长湖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包括所在区域内路段交叉口、公园、长湖绿化带和文化广场的景观提升。
3、加大集镇所在村环境美化工作。如:湖头村依托长湖、西湖,以及各自然村内池塘,建设了休闲广场、公园和景观带,力求水景交融又注重传承村庄历史,特色鲜明;上陈社区以“四治两化”为抓手,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的同时,把曾经的卫生死角打造成绿化带、花草小景观,别具特色;上天师社区内池塘周边花木扶疏,搭配新建的游步道,成了居民眼中的好风景。(记者苏晓婕)
竹马乡
1、二环北路-金竹路上下匝道集镇入口景观提档改造工程及金竹路与金千线之间的绿化提档,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目前设计已完成,整体的绿化提档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2、竹马集镇主入口景观工程(金竹路加油站旁)及竹马集镇次入口景观工程(金九路与金竹路交叉口)。目前周边空地的场地平整及草皮铺设工作和文化墙绘制已完成。相关景观打造正在施工。
3、临时菜场提档改造工程。目前周边环境卫生已清理,顶棚完成加固。菜场长效管理机制已逐步建立,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菜场设计方案完成整体的提档改造工程。
4、盘溪沿线绿道及景观工程(一期)已完成设计,即将进场施工。金竹路沿街风貌提档工程目前处于设计阶段。
(记者朱慧敏)
雅畈镇
1、雅畈将按照规划的目标定位,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主线,以明清古街古宅为展示平台,依托雅畈历史街区及地域特色丰厚的婺州窑、金华婺剧、金华斗牛、金华毛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结合历史文脉传承、民居农耕文化展示、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非遗古镇、婺秀雅畈”。
2、雅畈镇将下街改造、东阳街改造、环镇南路改造以及垃圾中转站改建四个重点工程项目按照一次性规划,分年实施的计划,以2019年扫尾为目标倒排时间有序开展。并将9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展板定时移动展示,以此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3、把整体提档的第一次方案实施在与雅新中街相邻的下街,把下街打造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样板街”,为后续更好地整治雅新中街积累经验。
4、多次开展车辆占道问题的整治,尤其针对雅新中街综合市场前车辆乱停放问题,以“铁军”精神严抓实管。(记者施俊)
安地镇
1、截至目前,安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集镇一期66栋房屋共114户的征迁腾空及房屋拆除工作。
2、作为安地集镇景观节点之一,安地集镇卫生院外立面改造从年后开工,历时一个多月,目前已基本完成。
3、安地镇牌楼处景观节点已基本完成,除了在金安公路道路两边种植绿化外,牌楼处还搭建了用竹子做的亭子和安地景观标牌,让进入安地的客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安地的新变化。
4、金安公路生态景观廊道优化工程北起安地牌楼,南至集镇仙源桥,道路大致为南北走向,工程全长约2.9公里,目前已完成主体部分道路“白转黑”。
5、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干流部分)工程安地镇段已正式开工建设,其中岩头堰节点主体工程已经完成50%。
(记者江婉秋)
白龙桥镇
1、目前,白龙桥镇正全力投入白门线立面整治工作,统一白门线后童村到白龙桥村段沿街建筑色彩及材质,统一设置广告位、店招、横幅的尺寸及底色,更换老式卷闸门、防盗窗、遮阳棚,消除“赤膊墙”和“蓝色屋顶”,建筑屋面平改坡,总改造面积约2万平方米。
2、今年白龙桥已启动老镇区污水改造工程二期,涉及通江路753米、工业街725米。
3、下一步,白龙桥将积极与设计公司沟通,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抓紧对集镇入镇口、金龙路立面、临时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倒排时间,加快对已实施项目的建设,在5月底前开工一部分,6月底前争取所有项目都动工。
(记者郦莎)
琅琊镇
1、琅琊镇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以小城镇建设为创建“两美乡镇”的抓手与平台,助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治两化”等重点工程开展。
2、该镇于去年12月底着手开展以“白沙文化”为主题,以“梦幻白沙、水墨琅琊”为主线的乡镇规划编制,今年3月中旬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
3、该镇还设计完成了新华街改造工程的地勘、施工图,入镇口节点一、二景观布置图,并已启动白沙溪沿江绿道一标项目施工,以此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1月底,拆除集镇两处超高违建物,拆除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4月底,集中拆除集镇危旧房,打响小城镇综合整治之危旧房拆除第一炮。
5、多举措开展小广告牌专项整治,现已基本实现乡镇街道“零广告牌”,并纳入常态化管理。(见习记者马晓芬)
蒋堂镇
1、截至目前,蒋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完成白汤下道路两侧、集镇区房屋门前钢棚、乱堆乱放、水池等违建拆除工作。
2、蒋堂小城镇规划方案设计已经完成,目前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3、在集镇环境综合整治方面,蒋堂镇已完成八一路、白汤下线、伟业路的电线乱拉乱接现象整治。
4、蒋堂集镇八一路已完成道路勘探工作,白汤下线和伟业路道路勘探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记者江婉秋、通讯员张剑川)
长山乡
1、目前,长山乡已初步完成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在项目推进方面,环乡路建设已完成测量、勘察定点等工作。强弱电项目中,强电公司已于4月6日开始对长山乡集镇区强电进行整合。另外,独具特色的“古长线文化长廊”绿道项目已出效果图。
3、近段时间,长山乡持续开展“脏、乱、差”整治工作和河道清淤工作,集镇范围内的河道(桐溪、东干渠、青塘渠、石道溪)总计2600米,已完成清淤1000米。同时,该乡积极发动21个行政村,与近期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相结合,要求新当选支委干部点好“上任三把火”,将环境卫生、“四治两化”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记者郦莎)
沙畈乡
1、周村村集镇菜场提档改造工程。原来的占道经营等情况统一搬迁至菜场内,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
2、白门线的提档改造工程。目前白门线沿线的乱搭乱建雨棚已拆除12处,对涉及到的相关苗木、土地正在进行政策处理。
3、集镇面貌整改工程。目前已经由区统一招投标,项目可行性报告已完成,现正处于立项报批阶段。乡政府对面的周村村综合楼、粮站也在进行拆前腾空。
4、村容村貌治理。乡、村两级干部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对集镇范围内的卫生死角、小沟渠、沿路绿化带进行大清理,已清理卫生死角21处,清理牛皮癣广告30余处,整改金沙路、双溪路、古门街三条村内主街道沿路乱堆乱放22处,拆除乱搭简易大棚10余座。
(记者朱慧敏)
塔石乡
1、截至目前,塔石乡的特色建筑——上塔石村仿古公交站台、下塔石村风雨廊桥建设及亮化、廊桥西南岸水车已经完成,成为该乡的标志性建筑。
2、厚大溪沿溪(1000米)亲水游步道、环山游步道、东岭古道也已完成,成为游客及本地村民休闲、旅游、散步的好去处。
3、枫溪路沿溪两侧2公里路灯亮化、老乡政府对面40×1.5米吊桥的完工,极大地方便了车辆过往、游客夜行。
4、塔石乡还很注重对传统婺派建筑的保留与修复,如文化站、祠堂等的保护修缮工作已全面完工。一大批传统特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5、上塔石村桃园桥至大坑桥段河道治理工程已经在施工进行中。(记者江婉秋、通讯员张汉锋)
莘畈乡
1、莘畈乡按照“小城镇、大战略”和“山水莘畈,体旅之乡”战略发展思路,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倾全乡之力,努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自去年底,结合“五水共治”、“四治两化”、“三改一拆”等工作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目前已完成规划评审工作,整体整治项目共25个,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处于项目总体打包立项当中。
3、基础设施部分已初步建成,景观建设初见成果:乡入口景观公园完成进度80%,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将完善绿化;宣德堂公园初期建设如墙画彩绘、鹅卵石通道等已完成,下一步将跟进配套设施;游步道、骑行道二期已完工,周末菜园初期建设已完成,村口公园建设正在进行,将配合莘畈溪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最美莘畈溪和最美乡村公路。
4、发动11个行政村新当选支委,开展境内小微水体排查工作,完善落实库、塘、沟、渠“四长制”和“妇女街长制”,结合“全域四类水,提升三类水,冲刺二类水”的目标,全乡参与剿灭劣V类水战役,继续发挥莘畈乡生态优势。(记者施俊、通讯员潘晨晨)
箬阳乡
1、目前,箬阳乡已初步完成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抓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箬阳乡团委积极组织“河小二突击队”助力河道卫生整治。
3、在项目推进方面,环村游步道、水体景观公园等工程项目已经完成征地面积测量工作,正在与村里协商征地事宜。另外,建筑立面整治设计已初步完成,正在招投标阶段。
4、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箬阳乡充分注重当地特色文化的挖掘,体现余氏文化、茶产业文化和“箬”文化。
5、完成集镇祖坟搬迁,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记者胡敏霞、通讯员苏城)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