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学好礼仪用语 弘扬礼仪文明

2017-07-31 09:08:00  来源:  常德市文明办  作者: 

  “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周末,笔者在新华书店购书时,对一本叫《中华礼仪用语》的少儿读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该书着眼对少年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精选上百条常见的“中华礼仪用语”,配以插图,宣传普及中华礼仪知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注重礼仪礼节,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现在我们用“你”和“您”称呼对方,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种称呼,但是无论对长辈,还是平辈,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这样称呼不礼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入侵,网络用语的冲击,传统礼仪用语面临失传的危险,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使用传统礼仪用语。

  有人认为“文绉绉”的传统礼仪用语,如“自身意见用拙见”、“暂时充任说承乏”等,听起来有点“酸”。有人认为,有些传统礼仪用语已经过时,用起来给人一种虚伪做作的感觉,比如说,现在如果别人的赞扬与事实相符,与其回答说“过奖”,不如说“谢谢”更真实贴切。还一些传统礼仪用语,被网络词语和英文代替,比如,“赞人见解说高见”,变成了微博和微信上常用的“点赞”;“向人道歉用失敬”,被演绎成英文“sorry”,等等。

  由于传统礼仪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失礼的行为,比如说有人询问老人的年龄,不用“您老高寿?”,而直接就问“你今年多大了?”有人问路,不用“请”字,而直接问“喂,到××怎么走?”弄得别人不痛快。因此,时代发展到今天,学好传统文明礼仪用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学好传统礼仪用语,是体现自身文明素养的需要。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礼多人不怪”,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语言文明是缩短与他人距离、加强与外界沟通的“绿色通道”,每个人都愿意与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打交道。

  学好传统礼仪用语,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礼仪用语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血脉。事实证明,学习传统礼仪用语,就是一个发掘传统礼仪精华的过程,就是一个弘扬现代文明风尚的过程。虽然有些传统礼仪用语与现代文明存在冲突,显得“不合时宜”,但大部分仍有恢复使用的必要。更何况,传统礼仪用语中蕴涵的许多优秀品质和精神价值,更应该是我们炎黄子孙大力传承和弘扬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常文)

  随后,金华市防指对全市防汛防台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各地各部门思想要高度重视,切不可麻痹侥幸;措施要有力,抓住台风影响重点时段,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低洼易涝区、病险水库、在建涉水工程、高空构筑物等重点区域巡查检查,做好避暑游客、学生、居住在危旧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等区域的重点人群保障工作;责任要明确,确保各项防汛防台措施落实到位。

  在婺城区分会场,区防指就全区当前防汛防台工作实际,强调压力要传递到乡镇,工作要部署到基层,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统筹协调,结合梅汛期强降雨防御工作的经验,全力做好防台抗台工作,保障婺城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会后,婺城区水务局迅速落实省、市会议精神,部署台风防御工作,重点关注在建水利工程,特别是金华江城防工程,水毁项目、水库山塘、小流域山洪和危房及高空构筑物。局班子成员、全局机关干部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主动承担起防台工作责任,做好各领域的防台工作准备。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