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婺城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
精彩婺城故事
“婺江两岸,凉风习习,波光粼粼,夜景幻妙!”漫步在婺江两岸,周围的美景不禁让胡伟心生感叹,于是,他在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条消息。胡伟说:“婺城的山好水好,很是让人迷恋。”
其实,胡伟并不是婺城本地人,而是来自湖北。2013年,胡伟在浙江师范大学完成了研究生课程。毕业以后,他选择了留校任教。而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婺城,买房、结婚、生子,在这里扎下了根。
作为一个新婺城人,婺城这些年的变化,他看在眼里,感触颇深,“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婺城的水变得更清了,环境也更好了;马路上,不文明的现象少了,礼让行人的文明举动多了;大街上,戴着小红帽执勤的志愿者多了,人与人之间更和谐了……”点点变化,都让胡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宜居城市”的魅力。
平时除了忙工作,胡伟会带着不到3岁的儿子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内容不断丰富。”胡伟说,“一座城市市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看得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据了解,截至2016年,全区共有志愿者服务团队60支,注册志愿者总数为2万余人,开展志愿者活动共计1300余次,受益人口达3万人。
喜看五年巨变
其实,这些变化得益于婺城开展的创建工作。2016年,婺城区申报创建省第六批示范文明城区。婺城举全区之力抓创建,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市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眼下的婺城,越来越多的创建成果,正在不断增强城市的底蕴和厚度,改善着城市形象,这座“宜居之城”日益焕发出别样的风采。路面干净整洁、市场井然有序;每当夜幕降临,清风公园、婺州公园的活动广场,灯火通明,市民们在这里跳舞、锻炼,兴致盎然……
“为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对破损的文化墙进行拆除,重新设计,对青年路的围墙进行粉白与规划……”“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正积极开展文明行为劝导、安全生产检查等各项工作,助力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这两天,各个街道的工作微信群都在“晒”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照。徐国军是城东街道旌孝街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他都要在辖区范围内转一圈,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都是他检查的内容。一圈转下来,哪里有垃圾需要清理,哪里有问题需要上报街道,他都了然于胸。他说:“现在正值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关键期,作为社区工作者,各项工作自然要做到位才行。”
在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中,婺城区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开展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市容市貌整治、城中村环境整治、市场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窗口”行业规范服务提升等工程,形成了让群众顺心的政务环境、安心的法治环境、放心的市场环境、欢心的人文环境、称心的生活环境和舒心的生态环境。
百姓满怀期待
“许多道路不再坑坑洼洼,就连路边的垃圾桶也焕然一新。”城东街道通园小区居民张继红笑呵呵地说。这几年,婺城区以建设精品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快步前进。通过“五改”、“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让路变得更宽了,环境更加美好,婺城城市品质有了极大提升。
对于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所带来的成果,百姓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马启海是城北街道郑岗山社区义务巡逻队的队员,在辖区范围内巡逻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现在,市民们的素质越来越高了,大马路上的垃圾越来越少了,过马路也知道看红绿灯了……”这些变化,马启海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于今后,他也是满心期盼,“得益于省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的东风,希望婺城会越来越好,百姓越来越讲文明,做文明有礼婺城人。”
如今的婺城,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感叹旧貌换新颜,同时还会感受到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感受到他们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