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专题 > 十九大专题

陈建军:做新时代的种粮带头人

2017-10-23 09:12:5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江婉秋 通讯员 陆献跃

  记者江婉秋、通讯员陆献跃

  【“十九大”婺城回响】

  开栏说明:江山如此多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十九大”召开之际,本报特设专栏,借助行业带头人的视角,展现婺城人在经济、文化、教育、环保等各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传达婺城百姓聆听“十九大”中国发展最强音后的心灵回响。

  【人物名片】

  陈建军,蒋堂镇黄碧垄村人,省党代表,现任蒋堂镇黄碧垄村党支部书记、金华市嘉穗富硒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在创业过程中,陈建军充分认识到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使好的品种技术尽快应用在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科技的支撑作用。同时,陈建军还带动了农民种粮、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对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0月18日上午,陈建军满怀激动的心情,在蒋堂镇黄碧垄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其他党员、村民一起观看了十九大开幕会。观看后,陈建军深有感触地说:“十九大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总结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工作的经验收获和历史性变革,并对接下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高屋建瓴,立意深远,是我们党深入研究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规律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故事】

  陈建军生于1967年,从小在农村生活的他对耕种有着不一样的情怀。1982年初中毕业后,陈建军就一直在村里做农技员,从那时开始慢慢接触农业种植技术。当时,农村里粮食生产还是以传统种植为主,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陈建军最大的心愿就是提生产、降成本、多种粮,长辈们看着经常在田地里捣鼓的他,告诫着要学习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不要瞎“玩耍”,倔强的他却一如既往地走着他自己认定的路。

  1994年,陈建军开始承包田地自己摸索创业,随后承包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共计承包田地林地1130多亩。2004年,陈建军受省政府相邀,作为金华市唯一一位参会的示范种粮大户前往杭州参加“浙江省种粮大户座谈会”,同年他获得“2004年粮食高产竞赛高产中心畈一等奖”、“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等称号。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10年创业的成果得到了肯定,这对于陈建军而言是一件溢满心间的喜事,但这并不足以让他沾沾自喜。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他不断摸索经验,在农业种植中,充分认识开展多种新型农业种植模式的重要性。根据多年探索,陈建军摸索出一套稳定、高产、高效的稻蔬轮作模式,对稳定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和创造农业效益方面作出示范作用,并列入全市新型农业种植模式推广主要经验。

  作为一名全国基层农机推广科技示范户,在自身不断学习和研究的同时,陈建军还将自己的经验无条件地向周边其余种粮户传授。在陈建军的带动下,以蒋堂镇为中心涌现出一大批的种植大户,盛桂有、蒋献勇、陈兴洪、周汤和……特别是种粮大户盛桂有,创业初期陈建军天天上门指导,从土地承包、种植品种的选择,农药、化肥的使用等,陈建军都是亲自手把手指导。

  现在,蒋堂镇以陈建军为首的几个种粮大户已经开始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正在携手共做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据介绍,田园综合体定位于为“城市生活”服务,计划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集富硒米种植、稻米加工、生态循环养殖、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等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生产发展平台。项目计划对村集体土地进行流转,计划流转土地500亩,一期流转200余亩,农户可以以土地等形式进行参股。流转后土地分类进行粮食、果树种植,打造粮食、果树种植园和休闲观光园。

  【心声】

  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陈建军表示,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在“美丽浙江,美好家园”的大背景下,努力走出自己独特的“江南韵味”。他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提高精神文明追求,首先就是要做到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正如报告中所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村庄建设过程中,黄碧垄村将会进一步保存本质,做到尊重自然,在原有生态基础上来建设美丽乡村;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生态观念,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报告还提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一名种粮大户,陈建军对此深有体会,“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至关重要的时期,随着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农业产品在满足种量的前提下,更要把农产品做精做优。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研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基础农技人员的培养和素质提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农业改革要实现,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经营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要通过制度的改革来推进产业的改革。”陈建军认为。

  陈建军说,报告中提到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承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他听了之后深受鼓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种粮大户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更要努力改变从前小农业单一的发展模式,要发扬‘工匠精神’,脚踏实地,不断创新,重视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品质,加强品牌建设,争取打造一个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农产品品牌。”

  【愿景】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出了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将报告的精神与实践相结合,落实到每一个动作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我将以十九大胜利召开为起点,报告中提到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使我们种粮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作为一名种粮大户,我会多种粮、种好粮,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