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绿满沙畈

2017-12-21 09:49:4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李英

  隆冬时节的沙畈,依然是群山滴翠,绿满山野,呈现给人们的是绿的海洋,春的气息。这里四面青山环绕,远处山峦垂叠,沟壑纵横,近处竹林摇拽,农舍俨然,入眼皆为美景。

  沙畈的水是绿的。

  清澈的白沙溪像一位热情奔放的少女,张开双臂,接纳银坑溪,大埔水,左源诸水,浩浩荡荡地流入沙畈水库,汇入金兰水库。沙畈水库成为金华一级水源地,城区居民每天拧开自来水开关,哗哗流淌的饮用水就来自沙畈水库。沙畈水库被人称为金华的“大水缸”,沙畈水更是成为金华人的“金名片”。

  曾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这里短兵相接;曾经,腾挪转圜空间不大和经济发展路径,在这里激烈碰撞。

  今天,他们像一个觉醒者醒悟过来,痛定思痛后的回归旅程就这样开启,坚定信念的“大水缸”保卫战就这样悄然打响。

  库区就是绿的水眼,沙畈成为大山中最新的肺叶。上千万的绿草,上百万棵树木,上万亩林地,几十条溪流,就是库区的细胞、肺心。将它一弘清泉送给沙畈水库,送给青山绿水,送给金华人民,它把金华滋润成了充满温馨的感动之城,把金华涵养成了山青水秀的宜居之城,把金华浸淫成了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

  沙畈的山是绿的。

  群山拥抱之中的沙畈,林海苍茫,溪河纵横,深潭秀水,遍布其间,而绿色成为主色调,绿色成为大背景,绿色成为宽银幕。

  我们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我们行进在绿色怀抱之中。

  在高峰丛集,悬崖绝壁之间,一条条古道蜿蜒前行,更显其幅员广阔,而山涧密布的山泉,为绕行其中的古道增添了几多秀美几多靓丽几多妩媚。这里虽地处深山,却有通衢大道,曾经是通往遂昌的必经之地。

  走进沙畈,沿路探索山间古道,一处处历史遗迹接踵而来。

  乌云石拱桥是白沙溪边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遗迹,被列为金华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典型的石拱桥,横跨白沙溪的两岸,全部用石头相砌而成,桥不长,只有一个圆形的孔洞。如今虽已废弃不用,但依稀可见工匠的精致、精巧,石拱桥两端的石块缝里生长着苔藓、绿草、野花,脚下潺潺的流水声叮咚作响,在宁静的大山里久久回响。

  群山拥抱的沙畈,不仅山青水绿,风光旖旎,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印记,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周村的武馆和高儒的漓渚书院两座古建筑,它们都已年代久远,斑驳老旧,虽然来不及去考证它的来龙去脉,但我以为,一文一武的两座古建筑足可以成为沙畈乡的文化高地和坐标。千百年来,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华夏大地,即使大山深处的沙畈一隅也有标榜文和武的古老建筑,他们不仅仅是一处普通的文化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的缩影和见证,是中华民族崇文尚武精神的符号和凝聚。

  沙畈的乡村是绿的。

  沙畈的山水之绿让人惊艳感叹,流连忘返。这美丽不仅是上天自然的恩赐,更是得益于山区人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态保护的守望坚守。

  沙畈乡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于这个上千年以农林耕作为传统的山区而言,不亚于是一场革命风暴,而引领他们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

  沙畈乡的土地、山林是富饶的,银坑就因为和遂昌的金矿一脉相连而得名,可见这里有无尽的矿藏和自然资源。可是,落后和贫穷曾经是沙畈的代名词,破败和狭小成为沙畈的疮疤。

  而今天,大山深处的沙畈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将给山区人民一次思想观念的洗礼,将让山区小镇经历一次完美亮丽的蜕变。

  房屋亮堂了,道路拓宽了,乡村亮丽了。山民们看到,我们的生活原来是可以这样的。我们可以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到现代发达的交通、通讯,我们可以和城市人一样拥有宽阔的马路和整洁的城镇。一个整洁、有序、宜人,山水风光特色彰显的小城镇正在呼之欲出,这是与山水互动,与田园共融,与历史对话。

  虽为隆冬,犹似早春。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站在高高的水库大坝放眼四望,是一望无际的沙畈水库,湖面碧波荡漾,平静似镜;沿岸溪边的无尽芦苇丛中,鸟儿欢快地鸣叫,风儿低吟和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沙畈的绿在我心中,沙畈的水在我心中,沙畈的山在我心中,山水我所有,这是一种怎样的清心和明媚,这是一种何等的豪迈和奔放!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