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水源沙畈

2017-12-21 09:50:4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李英昌

  15年前的冬天,我第一次去沙畈,陪妻子回家。中巴车挤满了人,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山路上。温暖而又浑浊的味道让人晕眩,水汽在车窗玻璃上凝结,一片荒原。偶尔,一滴水喝饱了,就松开手,从玻璃上滑落,拉出一条明亮的痕迹,一条郁郁葱葱的山路。

  晕车了,我闭上眼睛,竭力平复胸腹间大海的波澜。也不知过了多久,车子停下来,到半溪了,车门打开,一阵清冷的风把我从车里取出来,放在一座大山中间。深深地呼吸,感觉身体内外被冲洗了一遍,一片澄明。

  这是一片干净的土地。长长的绶带草自山崖上垂下来,如同土地爷的胡须。青苔缓缓流淌,悄悄爬上树枝,一点点浸润整座大山。石头与黄泥垒筑的墙壁,风雨浸黑的木门木窗,如同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作物,透着灵气。随着时辰的变换,显出不同的表情。我看见岳父岳母站在村口的柿子树下向我们招手,从那时起,我就成了这座大山的儿子。

  从此,我在这座城市住下来了,成为一名金华人,知道了有一种甘甜叫做“沙畈水”。金华沙畈地处金华西南山区,位于白沙溪上流,这里有沙畈水库,为市区100多万居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几乎所有金华的宣传文稿中,都把饮用水作为一个重要优点反复强调。

  这是一张偏心的版图。为了建造沙畈水库,近2000村民背井离乡,移民到山外。沙畈乡是水源涵养区,为了保护水源,不得不限制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多沙畈人搬到外面住,在外面创业。更多的沙畈人则蛰伏在大山中,期待着那一声春雷。

  机会来了!生态产业的发展,为沙畈乡推开了一扇门。在保护水源的同时,沙畈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最先发声的是石宫村。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源对接后,爆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浙江石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石宫村300多户农民签订了弥猴桃种植合同,公司年产值上亿元。石宫农业在去年还投资拍摄了一部治水电影《迫在眉睫》,在全国院线上放映。在石宫的带动下,灰树花种植,石蛙、石斑鱼养殖等产业开始为沙畈枯竭的经脉中输血。

  银坑村则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之路。粟裕将军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进驻银坑,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银坑村挖掘这块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粟裕抗日遗址红色文化礼堂”等景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参观,带动了沙畈的乡村旅游。此外,卢文台治水文化、儒家礼教文化、白沙文化等文化资源也纷纷被挖掘,为沙畈的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

  很多年前,我曾有一个想法,用诗歌为白沙溪写一部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历史所涉及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成为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卢文台的治水故事、高儒村的漓渚书院、梧桐垄的凤凰传说、周村的武馆、银坑村的革命故事……有时不禁惊叹,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竟然堆积了如此多的故事。

  在乌云村,我又遇见了明代石拱桥“乌云桥”。繁体的桥名,看起来很像是“马云桥”。感叹先辈工匠的创造力,用一块块石头堆垒成横跨溪流的桥面。细细观察,这些石头一块块紧挨着,互相挤压,又互相支撑着,向高处生长,然后在溪水上方“会师”,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横跨500多年的时光。在石拱处,已经有些石块脱落了,留下让人担忧的空缺。若是不去修繕,总有一天,这座石拱桥也会坍堨。

  若是把文化当成一座横跨历史的石拱桥,那么如何找回缺失的部分,就成了当务之急。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近二十年来,沙畈乡因为水源保护的缘故,经济发展的脚步较慢,同时却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得到保存。如今,优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就成为沙畈乡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

  和“沙畈水”一样,“白沙文化”的一脉清流也是从沙畈发源,泽被后世。1900多年前,东汉骠骑将军卢文台带领36名部将退隐白沙溪流域,通过筑堰解除两岸百姓的旱涝之苦。卢文台因此被当地百姓尊为神明“白沙老爷”,留下以治水为主题的“白沙文化”。

  在沙畈乡,卢文台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升华。直到现在,亭久村还留下卢文台墓、祖墎殿、金钗井和停久堰等遗迹。亭久村,原名“停久村”,就是“卢文台的久驻之地”的意思。当时,白沙溪水流急,落差大,两岸农田晴则旱,雨则涝,两岸百姓深受其害,不得安宁。卢文台效仿夏禹王治水、秦蜀郡守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做法,根据白沙溪的特点,以拦水筑堰的方法来治理水旱灾害。卢文台的筑堰经验流传下来。其后数百年,百姓合力筑起了“白沙三十六堰”,造福白沙溪流域的数万百姓。

  南宋右丞相王淮是金华人,他的《白沙溪遗兴》一诗,道出了“白沙文化”的真谛: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长流。每岁田禾无旱日,此乡农事有余秋。功驰汉室为名将,泽被吴邦赐列侯。千古威灵遗庙在,至今血食偏葭陬。“泽被吴邦”,造福一方,才是白沙老爷信仰的基石。

  几百年后,另一位将军粟裕来到沙畈,为新中国的成立,点燃星星之火。如今,在银坑村的粟裕抗日遗址红色文化礼堂,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使用过的器具。在这些简陋的物品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辈们的革命激情,从涓涓细流,到浩瀚星河。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