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戴建东傅伟炎通讯员黄冲)“小吴,乡里的微政务我还不太明白,麻烦再给我指点指点……”日前,在婺城区竹马乡政府,年近6旬的乡干部潘竹生趁着午休时间向年轻同事请教政务微信知识。
老潘口中的小吴,正是与之结对的年轻干部吴夏。针对老潘的困惑,小吴一点都不含糊,与他一起来到东宅村,实地为其演示微政务平台的操作运用流程。在现场,吴夏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解,直到老潘完全弄懂学会为止,这也让老潘非常感动。
去年,竹马乡积极顺应“互联网+政务”新形势,推出了“智慧竹马”微政务平台,要求全乡干部在走村入户时必须运用微政务平台处理相关基层工作事务。目前在竹马,50岁以上干部就有10多人。为了确保他们也能熟练掌握微政务操作技能,该乡推行“新老结对”,让10多位老同志拜年轻干部为师。“微政务是今后基层工作的趋势,不学习必然要落后于时代。”乡干部陈建华在新同志的帮助指导下,学会了运用微政务,工作效率提升了数倍。
前不久,沙畈乡干部戴增荣在下村走访时,发现一座破旧民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他立即拿出手机进行拍照,然后把信息第一时间反馈至沙畈乡微政务群,乡党委书记章利军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部署人员进行拆除,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戴增荣到沙畈工作之前是一个农民,通过选拔成为一名基层干部。起初,他根本不知微政务是何物,更谈不上运用。到沙畈工作后,他积极向年轻干部学习微政务知识,由此熟练掌握了运用技能。如今,俨然是微政务达人的他,通过微政务这个平台宣传沙畈、倡导水源保护,带动更多人一起保护百万市民的生命水源。
近年来,婺城区高度重视微政务工作,针对50岁以上年龄段干部的工作动态和特点,积极创设载体,通过学习培训、“新老结对”、座谈交流等形式,让他们熟练掌握“互联网+政务”知识,促进他们进一步发挥工作潜力,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如今在婺城,18个乡镇(街道)和30多个部门均建立了“政务微信群”,利用微政务信息传播高效便捷的优势,干部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每天的工作内容,及时梳理反馈重点工作,在微政务群中交流汇报,推进工作。
得益于“新老结对”,如今在婺城,不管是老同志还是小年轻,都能熟练操作运用微政务,实现了快节奏、多方互动的工作新格局。眼下,微政务已经不再是年轻干部的“专利”,更成了老干部们推进工作的“利器”,实现了从“学懂”向“实做”的转变。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