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农业+旅游,擘画“和美婺城”新蓝图

2018-07-26 09:00: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马晓芬

  仙山婺水相约岩头

  记者马晓芬陈俊

  婺城是传统农业大区,也是浙中旅游胜地。近年来,婺城不断深耕“旅游+”文章,以农旅结合、体旅结合、文旅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断助力乡村振兴,将婺城旅游的金名片推向更多的受众。

  在新时代背景下,婺城区农业与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激活发展动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如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全面推动农业向标准化、特色化、功能化、高端化发展?如何让旅游业成为婺城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面对这些问题,婺城区以“拼争抢创实干兴婺”主题行动为契机,开启了仙源湖旅游度假区和特色农业发展平台大拓展行动,做足全域旅游特色文章,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赶超发展。

  【新闻现场】

  小城镇整治快马加鞭

  为“仙源湖”铺就发展基石

  近日,记者走进安地镇,看到安置房建设项目、梅溪西侧建筑立面项目等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为加快安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度,提升集镇品味,安地镇2018年启动建设的16个小城镇整治项目正全速推进当中。

  事实上,安地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既是实现“和美婺城”的题中之义,也是践行“仙源湖旅游度假区和特色农业发展平台大拓展行动”的关键之举。今年,安地镇在2017年的基础上,不仅按照整治规划做好标准动作,还结合仙源湖度假区的优势,做好加分动作,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使安地彻底改头换面,符合度假区的整体形象,为度假区下步开发建设打好基础。

  【实绩说话】

  奏响“农业+旅游”合奏曲

  让和美婺城处处好风景

  时值暑假,许多家长选择带孩子去蒋堂白鹭园,捡鸟蛋、看白鹭纷飞,或者与梅花鹿来一次亲密接触,体会“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诗意。今年上半年,总投资2亿元的白鹭园生态文化园开辟了梅花鹿观赏园、铁皮石斛采摘园等场所,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养生场所,是眼下婺城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婺城区农业建设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跻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4家,市级25家,省级2家,其中省、市农业科技型企业32家,省、市农业研发中心16家,形成了万象花卉基地、十里桂花长廊、万亩茶花基地、千亩高山蔬菜基地等一大批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依托生态优势,婺城区着力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已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农业块状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全区茶园总面积3.1万亩,2017年干茶总产值1.78亿元;全区花卉苗木生产、经营、销售企业达1600多家;全区蔬菜瓜果播种面积4.72万亩,年产值3.39亿元。

  不断夯实的农业,为传统农业大区插上腾飞的翅膀;日益兴旺的旅游业,更为婺城发展注入勃勃生机。盛夏时节,酷暑难耐。连日来,一拨拨游客来到箬阳乡琴坛村观山水、觅清凉、赏民居、住民宿,这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游人如织。

  从走马观花到驻足品味,从单纯游览到乡村旅游,婺城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山水、人文资源,拓展旅游发展路径,加大推进旅游产品由“山水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旅游市场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用心留住都市游客,让当地百姓借助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得实惠。

  【市民声音】

  “拼争抢创”迸发新活力

  “实干兴婺”开创新局面

  如今,婺城农业正借势“拼争抢创”的热潮迸发出新活力,旅游业也正乘着“实干兴婺”的东风开创出新局面。对此,市民群众纷纷点赞——

  蒋堂种粮大户陈兴红说:“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半喂入收割机、开沟平整机、烘干机等逐步取代传统常规机械,‘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让我们农民更有信心了。”

  琅琊镇徐村村民徐孝伟说:“中国皮划艇巡回赛、健康毅行、千人横渡母亲河……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让我们百姓得到了实惠。”

  长山乡石道畈村村民胡长贵说:“石道畈连片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了,提升耕地质量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一切多亏了政府的担当作为,让村民享受到传统农业升级带来的福利。”

  家住市区明月京华小区的市民张建明说:“每到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进入婺城乡村享受乡村旅游,民宿、梯田、瀑布、花海、古树群等景观简直让人流连忘返,婺城山水越来越美啦!”

  不断奋进正让婺城农业挺起脊梁,不断创新正让婺城旅游业驶入快车道。但也有市民认为,婺城农业的现代化步伐还要加大,挖掘山水优势发展旅游业的势头还要更猛,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写好答卷】

  “拼争抢创”奏响赶超进位“强音”

  时下的婺城,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拼争抢创”要求,科学设置活动载体,精心组织实施,在全区迅速掀起“实干兴婺”的工作热潮,在区域竞争中不断拼搏、奋勇争先,奏响赶超进位“强音”。

  为了让婺城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强,近年来,婺城区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优势,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推广,打造农产品品牌,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打造“两化融合”模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两化融合”,2016年8月,婺城区政府与金报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金华市三分田农村电商创业园,打造在全省创新的“IAM模式”(即互联网+农业+媒体),构建农村电商的完整生态链。

  依托“两化融合”,婺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未来,婺城区将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到2022年底至少新建50个村级服务网点。

  同时,婺城区积极培育农业新型主体,为农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根据规划,到2022年底婺城区将提升新型农业主体100家,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销售收入超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并通过完善农业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做大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等举措,全面推动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不但如此,近年来,婺城还积极做好“旅游+”文章,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做足“山水”文章,深挖“人文”底蕴,以多元创新的方式为传统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改造升级机会。同时,旅游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力和生产力。

  以塔石乡塘头村为例,从曾经污水横流的经济薄弱村,到如今风景秀丽的旅游村,旅游业的不断壮大成为村庄发展的动力。近两年,为乘上旅游发展的快车,塘头村两委紧握旅游发展新机遇,通过推动山区特色美食的网络营销,探索出一条“美食+旅游”的致富路,聚焦村民增收致富目标不断发力。

  接下来,婺城区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业态,引导一批产业融合旅游点特色化发展,以高品质开展A级景区村庄创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落地扎根。

  短评

  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新时代背景下激发婺城农业的动力已是当务之急,打造品质旅游建设也是刻不容缓。当前,婺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婺城农业更应该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念,坚定不移走好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婺城旅游业也应抓紧机遇趁势而上,以市场需求推动为理念,科学编制旅游规划,使婺城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阵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拿出“拼争抢创”的干事精神,在“实干兴婺”新征程上奏响赶超发展主旋律,为实现和美婺城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