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婺城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为将垃圾分类落实到位,大家千方百计,各显神通。而在白龙桥,一个个“接地气”的垃圾分类方法受到了不少百姓的认可。
“自从给我家发了这四只小桶,垃圾分类更便捷了,分类效果更好了!为‘小桶倒大桶’源头细分模式点赞!”谈起垃圾分类,家住董村的李阿姨如是说。让李阿姨津津乐道的,正是白龙桥镇立足农村实际情况,在近日推出的垃圾分类新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居民从源头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
记者了解到,“小桶倒大桶”源头细分模式由四个小桶和两个大桶组成。前期,由全镇各村党员给自己联系的农户发放四个小垃圾桶,两个放在客厅,两个放在厨房,分别放置“会烂”和“不会烂”的小垃圾,桶身采用了不同的颜色,便于农户识别。农户领到垃圾桶后,可以将“不会烂”的食品包装袋等和“会烂”的餐厨垃圾分开,真正做到了源头细分。而在每户居民的家门口,还摆放着两个较大的垃圾桶,和家中的小桶一样,分为“会烂”和“不会烂”两类。村民们可以把家中小桶的垃圾直接倒入不同的大垃圾桶,再由清运员统一进行处理,“会烂”的垃圾被运至垃圾堆肥房用于堆肥还田;在“不会烂”的垃圾中,清运员会将“可卖钱”的垃圾进行分拣回收,“不能卖钱”的垃圾再集中外运,当属最“接地气”的方法。
不过,要想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光有垃圾桶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要依靠党建来强化居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为了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白龙桥镇采取了“党建+垃圾分类”制度,让村里的每个党员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每周不定期检查自己所联系的农户家中垃圾分类情况(根据村中的党员数量,一般一个党员联系8~10户不等的农户),并对联系户宣传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联村干部和村中党员还利用“红动婺城APP”进行联村入户,扫一扫居民家门口贴的二维码,党员即可对其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打分。白龙桥镇党委根据整个村的考核结果发放“红黄旗”,对于垃圾分类“明星村”发放红旗,对于垃圾分类“促进村”发放黄旗,以此来增强大家的荣誉感,提高积极性。
此外,白龙桥镇还设置了“垃圾分类比学赶超”微信群,各村党员、相关“督察员”在检查完垃圾分类情况后,会拿出手机对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拍照,上传到镇“垃圾分类比学赶超”微信群里进行信息反馈,让大家了解各村的垃圾分类情况,同时也便于镇里统一传达任务,真正做到打通垃圾分类反馈渠道“最后一公里”。
从以前几户居民共用一个大垃圾桶,到现在每家每户几个分类垃圾桶;从以前焚烧垃圾,到现在家家户户垃圾分类……经过一系列“接地气”的做法,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深入到白龙桥的每户家庭之中。接下来,白龙桥镇将继续秉持群众路线,立足农村实际,做好垃圾分类的落实,为建设美丽家园,建设“两富”“两美”的幸福白龙桥而努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