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马晓芬、摄影陈俊
叶继革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我是土生土长的婺城人,因为曾经从这里出发,所以永远不会忘记。每次回到家乡,总有可喜的变化让我激动。衷心希望区委区政府用心聚焦发展,挖掘亮点特色,把婺城做大做靓做强。要“三心”并用,推动婺城发展。一要做到“虚心”。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做好调查研究,协调各方强力推进;二要做到“用心”。用心聚焦发展,做到突出亮点、紧抓重点与攻克难点;三要做到“专心”。专心细致做好工作,大胆起用廉洁勤奋、肯干事、会干事的干部,为婺城发展增添动力。
朱耀忠浙江省军区原副参谋长,蚌埠坦克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看到区委区政府为家乡谋发展殚精竭虑,为人民谋幸福不遗余力,我深受感动。自从18岁离开家乡,至今已有近40年。虽然离开家乡多年,身处千里之外,但心里常常牵挂着家乡发展。推动婺城赶超发展,人才是基础,思路是关键,科技是保障。一要深挖人才资源,厚植人才优势,推动创新发展;二要按照路线方针政策,放开手脚大胆干;三要增强科技实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强区。
方金炉原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质谱学会会员这次回到家乡,看到的一切都让我振奋!现代化的工厂,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的新农村,让我对家乡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婺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要着重作好三篇文章:一是依托沙畈水库、金兰水库等水资源,做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二是依托南山风景线,挖掘景点资源,做好南山旅游开发的文章;三是依托悠久的婺文化,做实婺州窑推介的文章。
李桦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军事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在婺城度过了小学至高中的宝贵岁月,这段经历帮助我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对我人生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近年来,我游历了六七十个国家,也曾在联合国工作,不过无论身处何地,家乡永远都是割不断的牵挂!婺城地理位置优越,美食荟萃、美景缤纷,要树立“都市经济是为人服务”的鲜明导向,积极对接杭州上海“一小时交通圈”,打造特色化、数字化、活力化的宜居城市。
张秀萍中国体育报主任记者忆往昔,峥嵘岁月。十分感谢母校为我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让我有机会走进《中国体育报》,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我曾在国际奥委会瑞士总部工作过,就从体育的角度出发为婺城发展建言。金华是2022年杭州亚洲运动会的三个协办城市之一,婺城要抓牢历史机遇,加快项目与平台对接,就地取材、用心服务,做好体育旅游、会务旅游、文化旅游等文章,利用这个大平台推介婺城、宣传婺城,为婺城发展鼓劲加油。
王小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此次能受邀参加校庆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既为学校的骄人成绩感到自豪,更为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到骄傲。打造宜居之城,一要进一步树立开放的观念,增强思想前瞻性;二要用好高校的资源,抓牢亚运会的契机,提升城市的品质,提高国际化水平;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讲好婺城故事,提升婺城知名度与影响力。
吴立新原金华自来水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金华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五中发展,竭尽所能助推家乡发展。婺城的山水优势明显,一方面要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好梅溪、白沙溪景观带,推出特色乡村旅游;另一方面,要打好宜居城市品牌,探索打造一批医养结合的好项目,发展健康产业、朝阳产业。
辛向荣福建省中小企业商会顾问、福建浙江商会名誉会长立足婺城山水资源优势,全产业链做强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提升美丽乡村的造血功能,促进乡村振兴。
陈晨93届金华市中考状元,东吴金融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吸引优秀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与保障。
陈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研究员,美国东北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博士后制定更加精准的人才计划,做好人才项目推广,为家乡发展放大优势。
施让龙浙江电子商务学院副院长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把握工业4.0时代机遇,推动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吴根土原金华五中校长省特级教师要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做大做强“学在婺城”教育品牌,把优质生源、高端人才留在婺城。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