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久远的年代,信息闭塞,物质匮乏,机械化生产未及发达。男女嫁娶,成个小家,总少不了七大姑八大姨及各色能工巧匠的帮忙,只筹备至少需要一周年。而年关就成了两家礼尚往来、情谊交流的重要契机。
春节走亲,几家亲戚难得聚首,总会聊起诸如“东家有好女,名作秦罗敷”,“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云云,四下闻弦知雅意,几番明言暗话的回合,便心下了然。
男女方若是定了亲,每逢年关,男方家总要带上应景的糕点去拜会女方家堂上人。成婚后,女方家总要在腊月二十后用陶罐装上各色年糖,到男方家,看望女儿,拜会亲家人。来来往往之间,两家人借着年糖熟络起来,把尊重与甜蜜互相传递。
“从前,做一个物件,就要想着人家能用一辈子。”自18岁时初学漆画,一坛大漆已伴着倪建新走过了40多个年头。中国传统漆画以大漆作画,在绘画原理及手法上与西方油画异曲同工,却在工艺上有其卓越之处,单论打底一项,就要刷一道,晾干一层,如此反复,直至刷出如婴儿皮肤一般的温润滑嫩。在绘画元素的取材上,中国漆画多展现传统民间故事,装饰手法多借鉴剪纸花纹,虚实相生,煞有意趣。
旧时,各家请漆工23师傅上门,多是因为婚嫁之仪或乔迁之喜将近。在八九十年代,因为活儿多,时间紧,倪建新手头总会备上一个小本子,按各家的好日子做好排期,漆好了新郎家的大床、衣柜等大红大件,又赶去画新娘的床头柜、书柜、圆桌等喜庆嫁妆。年关将至,主人家总是越发催促得紧。两家借着年糖互相走动,一看物件准备妥当,便开始发喜帖、备喜糖,张罗婚礼事宜。婚礼当日,两家物件往婚房里一放,便是珠联璧合的一整套。两家人看了欢喜,一块块年糖塞进倪建新的手里,让他吃在嘴里,甜在了心里。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