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2018“法治婺城”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2019-02-19 08:54:0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婺城法院: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看点一

  坚持执法办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新收刑事案件1168件,审结1214件,同比分别下降4.7%和上升2.6%。关注民生化解纠纷,新收民商事案件17192件,审结16891件,结案标的额83亿元,调解撤诉率74.7%,调解自动履行率58.8%。注重化解行政争议,新收行政诉讼案件542件,审结359件,同比分别上升169.7%和88%。加大行政争议协调调解力度,贯彻落实行政诉讼异地集中管辖,开展府院联席会议,合力推进法治政府、法治金华建设。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新收执行案件10667件,办结12197件,执行到位金额23亿元。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抽调干警充实到执行一线,切实加强执行力量,开展涉民生、金融案件的“暖心”“雷霆”等执行行动。“三个90%,一个80%”四项基本解决执行难核心指标均达标。

  看点二

  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社会发展大局

  深化便民诉讼服务。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延伸立案等多种便民立案方式,基本实现立案服务“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的目标。完善新型诉讼服务中心、司法公开网、移动微法院等诉讼服务体系,提供线上线下“一案一账号”收付款、网上开庭等综合性诉讼服务,实现足不出户打官司。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设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引入委托律师调解平台,依法确认各类调解协议819件。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破产审判工作,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出清,推动有挽救价值的危困企业进行重整。审结破产清算案件35件,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1余亿元,释放土地资源390余亩、房屋面积50余万平方米,交付房屋近3000套。完善法院主导司法程序与政府主导实体相结合的常态化破产综合处置模式,积极创新破产审判方式,促使“桂语山居”“香溪玫瑰园”“151公馆”“婺城城市广场”项目得以破产重整。

  看点三

  坚持深化司法改革,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执行权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出台《员额法官及相关人员权力和职责清单》等制度,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机制,做到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指导作用,组建破产审判、调解速裁等审判团队,实现办案效能最大化。

  积极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快速清结简易案件,推进多案连审、远程视频庭审,推广运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实现简案快审。一审适用简易程序结案14918件,适用率80.8%。深化刑事诉讼改革,以强化直接言辞证据、辩护律师全覆盖等为抓手,形成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庭审模式,增强“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依托政法一体化办案平台,实现案件、人员、文书、卷宗等基本信息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数据交互共享,办案更规范更高效,司法更透明更公正。

  看点四

  坚持从严治院,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重视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开展升国旗和宪法宣誓等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和担当精神,构建警示在先、有举必查、独立监督、层层抓落实的廉政建设格局。注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对违法违纪坚持“零容忍”,坚持院领导带班巡查工作机制,对干警日常行为规范、审判流程等实行跟踪监督。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开展岗前培训、案件评查、疑案讨论、学术辩论、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提升司法业务能力。通过组织法官进电台直播间、进校园、进培训课堂等形式,培养宣讲法治的能力。丰富法院文化生活,开展各类文体比赛,增强干警的凝聚力和团队荣誉感。

  看点五

  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各项决议,专门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司法改革工作情况,持续抓好反馈意见的整改和落实。拓宽与代表委员联络渠道,通过担任人民陪审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走访座谈、发送短信等形式听取意见,让代表委员了解法院工作,并监督法院工作。

  认真接受各界监督。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件,办理检察建议7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与司法部门共同选任人民陪审员376名,一审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99.97%,人民陪审员参审3507件7014人次。加强以公开促公正工作,举办公众开放日6场300人次,裁判文书上网30183份,庭审直播2959次。(记者朱慧敏)

  婺城检察院: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亮点一

  服务中心大局,主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927件1356人,批捕719件1028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446件2472人,起诉1209件2049人。依法从快从严办理金华市区18人“兄弟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该案系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首例涉黑案件。深化“六位一体”办案机制,突出办好重大疑难敏感案件,工作经验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

  精准服务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开展服务民营经济专项活动,严厉打击侵害民营经济犯罪32人,依法对情节轻微的10名经营管理人员作出不起诉决定。聚焦民生民利保障,出台服务保障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2条意见,在环保部门设立检察官办公室,建立执法联动机制。聚焦清廉婺城建设,共受理区监察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6件8人,起诉6件8人,助力营造清廉发展环境。

  践行“枫桥经验”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坚持“少捕慎诉”,组建“蔷薇工作室”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组织校园法治宣讲活动10余次,覆盖2000余名在校学生。

  亮点二

  深化法律监督,切实回应群众法治需求

  推进公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全年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46件,向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44份,提起全市首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针对馨雨中医院管理混乱和药品安全隐患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市卫计委作出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决定,依法对其关停。

  强化诉讼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共监督立案19件,监督撤案6件,纠正漏捕、漏诉14人。提出或提请刑事抗诉7件,启动民事虚假诉讼监督6件,提请民事行政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7件。审查监外执行罪犯1063人,办理的一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被最高检评为精品案件。

  创新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刚性。深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率先出台全省首个刑事诉讼监督案件化办理实施办法,得到省、市两级院检察长批示肯定,被省检察院转发推广,机制获评2018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创新成果。

  亮点三

  推进改革攻坚,全面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决定谁负责”,批捕、起诉部门由检察官直接决定的案件分别占比93.8%和82.4%,入额院领导强化对重大疑难敏感案件的审查把关,在带头办大案、办难案中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引领示范作用。完善办案组织运行机制,坚持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相结合,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强化案件质量管理,全年共评查各类案件277件,实行核心办案数据和监督数据一月一通报,建立检察官正面和负面评价指标共同纳入检察官个人绩效考核。

  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造建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优化便民利民措施,搭建集窗口接待平台、网络公开平台、12309电话平台为一体的三大服务平台。全年接待来信来访140件次,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2169条,公开诉讼文书1147份,接受律师阅卷和网上预约申请800余件次。

  全面推进“智慧检察”。牵头并积极推动政法机关“一体化办案系统”上线运行,办理网上协同逮捕、起诉、审判案件470件。广泛应用智能办案辅助系统,促进办案质量和效率双重提升。建成多功能智慧检务工作区,开通远程提审、远程开庭功能,实现视频、语音等数据在法院、看守所和检察院的“三点”传递,司法办案从“干警多跑腿”向“数据多跑路”转变。

  加强自身建设,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亮点四

  政治立检,狠抓思想作风。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检察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从严治检,强化严管厚爱。

  人才兴检,提升专业能力。围绕“实案、实战、实效”,组织“一月一考”、观摩庭、辩论赛等岗位练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办理的8起案件被省检察院评为精品或优秀案例,20名干警在省、市、区业务竞赛、各项评比中获得荣誉称号。

  公信树检,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及时通报检察工作。通过举办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会等形式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听取意见建议。加强检察宣传工作,成立“指尖”新媒体工作室,院微信公众号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微信公众号,宣传作品获评最高检新媒体大赛一等奖,检察工作更接地气。

  (记者贾佳)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