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婺城看婺城,跳出婺城谋发展。婺城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处于什么位置?去年为金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哪些重任?
2月22日下午2时30分,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市文化中心开幕。大会上,市长尹学群代表金华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参加会议的婺城代表团50多名人大代表们认真听取报告,对报告中的“婺城”格外关注。大家一边聚精会神听报告,一边为婺城元素“划重点”,积极履行代表参政议政职责。大家发现,报告关于2018年工作的回顾,每项都是过去一年大家十分熟悉的词汇,都能看到婺城干部群众拼搏实干的身影。其中,重点点到婺城的工作有多处:
实施婺城石道畈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2个,可新增耕地1.8万亩;众泰福特、万里扬、花园生物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吉孚传动等项目试生产;推进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金台铁路、金武快速路建设;衢江航运金华段通航,铁路金华站全新亮相;婺城等区县开设“四点钟学校”,内容涉及全域土地综合整理、工业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建设、教育事业发展、重大城建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等方方面面。
政府工作报告分“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2019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两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6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提及婺城工作至少有12处。可以说,“婺城元素”频频闪现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婺城干部群众建设现代化都市核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为婺城下一步建设“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增信心、提士气、鼓干劲。
“一个个精彩的婺城元素亮相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鼓舞人心,这是全区上下忠诚担当、拼搏实干的真实写照。”来自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的李英昌代表坦言,今年是“婺城元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最多的一年。报告每一次提及婺城,就像听到一声战鼓,催促着我们:2019,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要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建言、主动履职,为推进“双城战略”、实现婺城图强鼓与呼,让新时代金华闪耀更多的“婺城元素”。
事实上,这些“婺城元素”亮相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背后,是婺城区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带领全区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结果,也是婺城敢闯能拼、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加压奋进打出婺城精气神的生动写照。2018年,对婺城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三大攻坚战”“九场硬战”首战必胜等带来的挑战,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敢于碰硬,大力实施“拼争抢创、实干兴婺”十大行动,“九场硬战”战战硬打,经济发展难中有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圆满完成任务。一年里,全区上下攻坚克难、打出婺城铁军的硬气,束缚多年的“二七区块、上浮桥区块”拆迁遗留问题基本完成,“双1”清零行动提振了精气神,展现了婺城干部新形象;重点城建项目打造了破解“邻避效应”的全省样板,“八个早”做法得到省委书记车俊的肯定。“两送两增”企业大走访满意率全市第一,5次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以“心连心、暖人心、共图强”为主题的“三服务”活动,打响婺城“家服务”品牌,奏响了担当赶超的实干强音。
“加快都市区组团特色发展,婺城要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努力提升都市核心区首位度;加快提升城市品位,二七区块重点建成铁路文化公园,留住老金华记忆;南山区块坚持低密度开发,启动建设“望山生活”,打造国际慢城……”报告在关于“2019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中,更加频繁地提及婺城,足见市委市政府对婺城发展的期望,也让代表们感受到沉甸甸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区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的“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双城”战略也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这为“担当赶超、婺城图强”进一步锚定了方位,也为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建设提供了路径和指南。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金武、金兰等快速路,构建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核心区30分钟通勤圈;坚定不移打好文明创建荣誉战,深入实施“创建提升年”活动;加快建设酒坊巷等特色文化街区,打造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地标;大力发展金华火腿、酥饼、府酒、婺州窑等历史经典产业,培育中国山水四项等知名赛事等表述,件件事关婺城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区下一步具体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与会的各位代表委员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极大提振了我区干部群众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的信心,增添了“担当赶超、婺城图强”正能量。 (记者傅伟炎)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