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苏晓婕、通讯员徐巧敏)“五一”小长假临近,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旅游、购物、娱乐消费高峰。去年五一期间,婺城消保委共收到投诉举报15起,其中以住宿、吃食、商超消费等相关纠纷为主;今年的五一假期调整后,预计相关投诉举报会有所增加,为使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旅游,开心过节,婺城区消保委结合近几年的假期消费投诉热点,作出以下消费提醒:
擦亮眼睛,理智消费。节假日期间,为抢占市场,许多商家会推出节日酬宾降价、优惠券、折扣券、赠品券及购物返券等优惠活动,但在这些券的使用过程中,又设置如:限柜台、限品种、限型号、限数量、限时间等种种限制,所以消费者要谨慎看待商家的促销活动,不要被低价所诱惑、冲动消费,一定要仔细阅读活动细则,并留意各种券的使用范围和期限,避免落入商家设下的“循环消费”圈套,同时购物时一定要向商家索要规范填写的购物发票等购物凭据。
预防陷阱,谨慎消费。预付式消费也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内容涉及商场超市、美容美发、洗车洗染,儿童教育娱乐等,消费者在选择办理预付费业务时,首先要明确预付卡消费存在一定的风险,根据自己的需要谨慎采用预付式方式进行消费,尽量不办预付卡、储值卡或不要存入较大的金额,消费周期要缩短,尽快使用;消费前应事先了解商家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最好签订书面合同或录音录像,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适用范围、期限、功能、退卡条件,预防其中显失公平的内容,避免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发现商家有骗取预付款等欺诈行为或存在卷款“蒸发”情况,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安全第一,理性消费。小长假出游是现在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无论你是自驾、跟团、出省还是出国,安全是首要考量。跟团游时,要选择信誉好、资质全、投诉少的旅行社,切莫贪图便宜,被低价团“忽悠”;详细了解旅游合同中的各项项目及费用,谨慎签订旅游合同;交款时一定索要发票,并妥善保管;旅游购物不要被导游的游说迷惑,特别是购买玉器、珠宝等贵重商品时更要慎重。如发现自己合法权益被侵害,要注意保存证据,对于旅行社及其导游提出的改变行程、调整项目等建议,要谨慎对待,谨防误导和陷阱。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