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佳、通讯员吕向红、章超菁)“前段时间刚听孩子说,学校里头的老师参加区里头的教坛新秀评比,有好几位得奖呢!农村学校的老师能够获奖,真不容易。”一位正在仙源湖实验学校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说道。
原来,在刚落幕的婺城区第七届教坛新秀评比中,仙源湖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共8位老师参加,其中5位老师获得了区教坛新秀的荣誉称号。除了仙源湖实验学校以外,乾西、竹马、雅畈、白龙桥、琅琊、蒋堂、长山、罗店等乡镇的中小学也有多名乡村教师突破重围,摘得荣誉。
“这几年,学校一直积极组织我们参加各类的教学培训活动。”倪晓敏是仙源湖实验学校的一名老师,也是婺城区第七届小学数学教坛新秀的获得者。三十岁不到的她,在走入教师岗位的六年时间内,还取得了婺城区教育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婺城区教坛新苗、三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作为一名乡村基层教师,我觉得,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区教育局和学校的重视。”倪晓敏告诉记者,在乡村基层老师的培育上,学校与区教育局通力合作,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比如,由区教育局牵线,与金华五中等名校建成了合作关系,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以赛促教,让年轻教师磨炼意志,积累经验;举办青年教师沙龙,互相分享交流等。在这样频繁且高质量的交流学习下,学校年轻教师的羽翼也渐渐丰满起来。
近年来,婺城区积极围绕“优学婺城·幸福城”建设,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努力做好“优学、优教、优师、优品、优家、优环境”文章。记者从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婺城区积极创新、多措并举。通过采用集团化、教育共同体的形式,形成了“名校+农村学校”等办学模式;通过制定《关于实施“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12所学校与省市区域城乡学校结对,开展了基于互联网“城乡携手同上一堂课”教学研讨活动,启动了“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新教育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多种形式支教受援活动,互访互学,认真做好第四轮教育对口工作等等,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此外,针对以乡村学校为主的薄弱学校,婺城区还坚持“一校一策”,加大投入,加强教育资源供给。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生“一号工程”。接下来,婺城区教育局还将继续紧紧围绕着“双城战略”的要求,以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努力办“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美好教育,打造“优学婺城·幸福城”,建成浙中教育高地。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