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端午印象

一位73岁老人的端午记忆

2019-06-06 09:54:0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端午快要到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不能丢,该有的东西不能少。”6月5日上午,家住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的73岁老人杨惠玲早早地便起了床,仔细地将扎好成捆的艾草、菖蒲悬挂在家门前。随后,她用剩余的艾草,蘸着雄黄酒,洒到了房间的角角落落。杨奶奶说,五月是毒月,端午是毒日。这个时候,毒虫坏虫肆虐,用艾草、雄黄熏一熏,可以驱虫辟邪,防蛇避害。

  “端午节就应该吃粽子,但是现在的人哪还会包,大多都去店里买现成的。但是买买的哪有自家做的好,趁端午还没到,我也抓紧多包几个,让孩子们过来拿,好好地过个节!”艾草、雄黄到位了,端午节“粽子”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在做完这一系列工作后,杨奶奶坐了下来,开始包起了粽子。

  别看粽子吃着容易,包起来却是一门技术活。为了让粽子更入味,前一天晚上,杨奶奶就用生抽、老抽、生姜和葱将切好的夹心肉腌制入味,糯米也和上了生抽和盐调味。因为买回来的粽叶都是晾干的,所以在包之前,还需要将干粽叶放进水里泡发。杨奶奶说,包起粽子来,糯米要讲究均匀,铺平了一层后,放上精心调配的馅,再加上一块鲜嫩多汁的三层肉,再盖上一层糯米,用粽叶仔细包好,这样几个步骤下来,粽子才算完成。

  “小时候,每逢端午时候,我的妈妈会喊上我们姊妹几个,大家围坐在一块,陪着母亲包粽子。姐姐手脚利索,包的粽子也最多。妹妹贪吃爱玩,家里难得吃一次肉,在包粽子的间隙她都会趁母亲不注意偷吃,被母亲发现后,还会罚她少吃一只。”尽管七十多岁了,杨奶奶的手脚还是十分利索,没过多久,一个个精致的粽子就出现在了记者的眼前。回忆起以前的故事,杨奶奶的脸愈发的柔和起来。杨奶奶说,除了包粽子,关于端午的回忆还有母亲亲手做的香囊与手龙。

  杨奶奶回忆,每年端午前夕,母亲都会为她带上亲手缝制的香囊。香囊是用家里做衣服剩下的布头做的,里头是晒干的艾草丝和雄黄粉。母亲的手很巧,会按照每个人的生肖缝好相对应的动物形象,还有自己的小名,避免兄弟姐妹拿错。香囊的味道很好闻,挂在身上,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草木清香。

  除了香囊以外,杨奶奶还会收到妈妈编好的手龙。手龙是金华方言,其实就是五色线。线是父亲在端午节前从集市上买回来,“也不知道编一条手龙要多少钱,只知道那时候家里穷,父亲就算花一分钱都要多加考虑。但每年端午,我们的手龙都不会缺,只是因为说是可以保佑平安。”

  回忆起这些的时候,杨奶奶的脸上露出了和六月阳光一样明媚的微笑,冲淡了脸上岁月残留的沟壑,恍惚间竟觉得时光回到了六十几年前:一个扎着麻花辫碎花衬衫的女孩,在泛黄的记忆里,寻找这一段被父母深深疼爱着的端午回忆。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