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走进美丽乡村感受文化魅力

婺城文化礼堂用“红”色展现最美风景

2019-09-27 12:08:3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马晓芬 通讯员 章锐奇

  金秋时节,风和日丽,江南美景正好。白墙黛瓦、高大肃穆的农村文化礼堂,在似锦秋色中,静谧而有诗意,成为婺城乡村一道“红”色的风景。

  自2013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婺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礼堂的建设,在工作推进上“齐抓共建、资源共享、有效推进”;在管理运行上“有人干事、正常运转、有效使用”;在活动载体上“月月有主题、常常满人气”,探索走出了一条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路,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和社会各界好评。

  短短数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农村文化礼堂如繁花次弟盛开在婺城广大乡村,成为民有所乐的乡村“会客厅”,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成为纵深推进“双城”战略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区文化礼堂数量152家,覆盖行政村142个。

1-tr4a1606 副本

  安地镇雅傅村: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清澈的雅干溪从安地镇雅傅村潺潺流过,与古色古香的廊桥相互呼应、动静相谐。步入村中,道路整洁,绿意盎然,无不让人赏心悦目。雅傅,这个由上傅、下傅两村合并的新村,生机无限,活力十足。

  不久前,村文化礼堂里添置了音响、投影仪、桌椅、讲台等配套设备,共计投入10多万元。“因这些设备的投入,思政课就可以更方便开展了。”村民们纷纷对此表示点赞,他们说,村两委不但重视村里“精品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而且村集体还拿出这么多资金投入精神文化建设,为百姓着想,用心良苦。

  近年来,婺城区以“群众点单、按需配送、部门把关、政府买单、点评反馈”的新模式,创新载体将思政课堂通过农村文化礼堂平台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党的创新理论亲民接地气,“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得益于此,自2017年底下傅村里建好农村文化礼堂后,多姿多彩的思政课就成了村民的精神食粮。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中国崛起而努力,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愿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去年暑假,90后青年李卉第一次作为婺城区文化礼堂宣讲员,站在家乡文化礼堂的讲台上,向全村村民宣讲十九大精神。语气铿锵有力,声音抑扬顿挫,宣讲深入浅出,赢得了在场村民的阵阵掌声。村民们说,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对十九大精神内涵的理解,激发了投身乡村振兴的干劲。

  在去年港澳台学子走进金华和美乡村期间,李卉还走进了安地镇岩头村文化礼堂,给港澳台学子上思政课;今年她走进当地学校,为孩子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思政课带着泥土气息,走进村民与孩子的心灵,李卉说,这样的活动能为家乡的农村文化繁荣助力,为丰富百姓精神生活助力,非常有意义。

  事实上,像李卉一样的宣讲员,在婺城并非少数。今年6月,在白龙桥镇天姆山村文化礼堂,来自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潘丽琴老师仅仅用几件封装在信封里的“道具”就自然地把乡愁、法治的概念抛了出来,抓住了老百姓的好奇心,受到大家欢迎。也是在同一天,婺城区思政课“进乡入村”服务启动,一批“进乡入村”教员深入婺城各地开展思政课宣讲。他们中既有学校知名理论专家教授、草根名嘴、党员干部,又有闪光婺星、在校大学生,大家各有所长又分工协作,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让百姓更有存在感、幸福感、获得感。

  不但如此,婺城区还积极探索市场服务进礼堂,面向社会文化公司,购买文化服务,以阅读分享会的形式,发挥文化礼堂基层宣讲平台作用,进一步激发群众的阅读热情,同时将思政课精准地送到群众中去,给农村文化礼堂注入“灵魂”。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婺城的崛起,离不开“担当赶超”的精气神。在婺城大地上,思政课正乘着文化礼堂的翅膀,把优秀农村文化的种子传播到广大农村各个角落,引导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武器,成为纵深推进“双城”战略的力量源泉。

  白龙桥镇叶店村:农民护旗队让乡村飘扬“中国红”

  盛夏8月,江南小城万物葱茏,绿意盎然。8月9日上午8时,伴随着激昂的旋律,在白龙桥镇叶店村文化礼堂广场,由7位农民组成的护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护着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接旗、转体、安旗、展旗……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升旗手手中抛撒而出,腾空飞舞,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冉冉升起。

  看着蓝天白云映衬着鲜红的国旗,观看升旗仪式的村民无不心情激动,有的甚至热泪盈眶。“以前都在电视里看升旗,从来没有一次能像这样零距离感受到,真是太激动了。”村支委同时也是护旗手的叶芳善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组建农民护旗队来表达满腔的爱国之情,觉得特别自豪。

  这支农民护旗队中,1位升旗手、6位护旗手都是叶店村村民,他们有的是部队转业军人,有的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而且其中3位是女村民。今年6月,当听说村里要组建农民护旗队时,村民们参与热情高涨,报名人数在3天内就报满。

  8月初,在区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婺城区聘请了武警官兵为全区农民护旗队开展了集训。为了达到站得直、站得稳、站得久的要求,训练一般要站三到四个小时。踢腿高度、摆臂幅度、步伐跨度……都有要求。有时为了一个动作,队员们反复训练,直练到腰腿酸痛为止。从集中训练回来后,护旗队又马不停蹄地开展自我训练。“没有报酬,还费时间,但是我们乐意。”叶芳善说。

  升旗仪式丰富了文化礼堂内容,农民护旗队凝聚了民心,文明乡风吹遍各个角落。事实上,自2013年叶店村文化礼堂落成以来,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天,这里是阅读角——一杯茶,一本书,享受舒适宽敞的阅读空间;夜幕降临,这里又成了大舞台——阿姨们闪亮登场,跳着潇洒自信的舞步。春天,清明、端午、重阳……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夏季,“春泥计划”给孩子们带来欢笑;秋天,“开蒙礼”尽显礼仪风尚;冬夜,一场场“乡村春晚”传递着红火的年味。

  这样的变化倒底有什么意义,村民最有发言权。71岁的叶店村村民俞兰君说,“文化礼堂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村里的风气好转,这是以前不能想像的事。”同样71岁的村民陈美香补充道,现在不管是邻里关系,还是婆媳关系,都很和谐,感觉特别幸福。

  近年来,为激发基层群众爱国热情,婺城区在农村文化礼堂内组建以道德模范、优秀党员干部、各级“好人”等为主体的“农民护旗队”,并每月固定一天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在农村文化礼堂广场,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每逢七一、八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定期举行升旗。目前,全区已组建“民兵护旗队”、“党员护旗队”、“劳动护旗队”、“乡贤护旗队”等各类护旗队伍45支,农村护旗手200余名。

  金秋9月,放眼婺城大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美丽乡村上空,“国旗红”成为最美风景。农村文化礼堂这一精神家园,又增添了爱国主义阵地的内涵,成为村民心灵栖息的殿堂。

  沙畈乡银坑村:

  深山文化礼堂成“红色文化阵地”

  刚刚过去的“九一八”纪念日,无数瞻仰红色文化的人们踏入婺城西南山村——沙畈乡银坑村文化礼堂,追忆烽火岁月,寻访红色足迹。婺城区审计局党员干部就是其中一部分。“通过活动我们认识到粟裕将军的生平和他奋勇杀敌的故事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审计干部们纷纷表示,今后我们将更加坚定审计干部的理想信念,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审计事业,为婺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秋时节,满山金桂散发出馥郁的香气。沿着白沙溪一路向西南,沙畈乡银坑村文化礼堂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白墙灰瓦尖顶房依然保有原先的模样。文化礼堂的前身是村里的人民会堂,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里一直都是银坑村最热闹的地方。“过节过年唱戏时人山人海,吃的玩的都有,好不热闹……”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的带领下,曾经在银坑村扎根3年,留下一段传奇。也正是因为这段传奇,银坑村成为我省第一批革命老区之一。为延续红色薪火,2014年,银坑村在人民会堂的基础上建设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礼堂,建设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建了粟裕将军铜像、粟裕将军革命旧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展览室等,并于2015年、2016年进行了提档提升。

  步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展览室,穿越历史硝烟的一幕幕画面迎面而来。粟裕将军从1927年参加革命直至浙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到之处所有的线路图依然清晰;墙壁上粟裕大将杀富济贫、爱民如子、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走进粟裕将军曾住过的房间,办公桌、床、草鞋、枪套、笔、砚台、墨尽收眼底,一切如昨。红色历史在此定格,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上个周末,在沙畈乡银坑村文化礼堂内,一群孩子跟着老师在礼堂的系列展陈中品读抗战故事,在连绵山峦间重走粟裕将军革命路,重温红色历史。当地村民说,自从银坑村建成文化礼堂以来,年轻人和小孩子了解红色文化有了好去处,村民开展民俗活动有了合适的场所,农村人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银坑村文化礼堂全年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村支书陈凯良介绍,自从文化礼堂建成以来,该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成立了乡音宣讲队,而且开展了礼仪教育、敬老服务、法律咨询、技能培训、文化走亲、春泥计划等活动。至今,银坑村春晚已经举办了九届,成为该村独特文化品牌。同时银坑村还与多家中小学结对,共筑德育研学基地,引领中小学生感受红色文化。

  红军挺进师的战斗历程,是一曲英雄的壮歌;挺进师革命将士的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正如屹立在银坑村中央的那尊粟裕铜像一样,这段历久弥新的红色历史,正通过文化礼堂搭建的平台,镌刻在越来越多人们的心底,如同那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延绵不绝。

责任编辑:施川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