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连线浙江

用生命守护生命

  ——记金华市公安局警务技术三级主任“排爆警察”王厚鑫

2019-11-27 14:26:28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傅颖杰

  本报记者傅颖杰

  1个月前,王厚鑫把93岁的母亲从江西接回身边照顾,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牵着母亲的手,在金华婺州公园里散步。王厚鑫喜欢并享受这样平静的小日子,但他的生活,恰恰是最不“平静”的。

  现年57周岁的金华市公安局警务技术三级主任王厚鑫,是一名“排爆警察”。17年来,他65次参与涉爆现场处置,排爆1000多枚,被誉为“行走在刀尖上、与死神跳舞”的男人。

  王厚鑫用自己比电影更传奇的半生,书写了一名军人、一名警察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

  “干我们这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排爆前都要拍一张照片,失败了就当作遗像。”

  日前,浙江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现场,发言代表王厚鑫的一句话,让台下观众动容。

  2002年,王厚鑫从部队转业,成为金华市看守所一名民警。当时,金华市公安局正四处寻觅排爆专业特殊人才,相关负责人在检查工作时无意中看到王厚鑫的履历,便找到他,希望他能从事排爆工作。

  “那个时候,全国地市级排爆事业刚刚起步,没有团队,也没有装备,排爆工作又极度危险,但王厚鑫没怎么犹豫便同意了。”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叶骏说。

  王厚鑫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部队就是一名爆破手,服役了21年,对控制爆破、定向爆破等技术比较了解,到了公安队伍后,又听从组织召唤,成为一名排爆手。

  2012年6月29日,永康,嫌疑人冯某在轿车里塞满了棉被、煤气钢瓶和汽油,扬言要“炸平一个村”。疏散村民后,王厚鑫穿着35公斤重的排爆服,独自靠近轿车,并小心翼翼地从车里拖出煤气钢瓶、汽油桶和棉被。随着时间越拖越久,体力消耗巨大的王厚鑫,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差点崩溃。

  王厚鑫只能暂时停止排爆工作,稍事休息后,才继续投入“战场”……当最后一只钢瓶被移出时,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小小轿车内,竟藏了6只钢瓶、4桶汽油,还有近10床棉被。整场行动,耗时125分钟,那是王厚鑫职业生涯里排爆用时最长的一次。

  王厚鑫处置的1000多枚炸弹里,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遇到的那枚穿甲弹不是最难缠的,但却让所有村民都记住了这样一位“头发有点白”的民警。

  2018年3月12日,上盛村有村民在菜地里发现一枚未爆航空穿甲弹,距离最近的一幢民房仅3米。

  专家到达现场勘查后出于稳妥考虑,建议“就地引爆”,但村民坚决反对。大家担心,这么近距离引爆,附近的六七栋房子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成为危房。

  从专业角度看,王厚鑫认可专家意见,但他对弹体进行细致检查后,认定这枚穿甲弹属于制式弹,王厚鑫有把握,如果处置得当,确实存在转移再销毁的可能。于是,王厚鑫和两个徒弟跪在地上,用手将弹体周边的泥土一点点剥离,并小心翼翼地将弹体装车,放在一辆皮卡车车斗里,接着便不由分说,自己一个人登上了驾驶室,开车将炸弹转移到安全位置再引爆。

  “老百姓建个房子不容易。”王厚鑫说,他想得其实很简单:人民的平安和幸福要有人去守护,既然我们头顶国徽、身着警服,就要对得起这份荣耀、担得起这份责任。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