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信息产业园“一区十园”是婺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平台。近年来,浙中信息产业园管委会深入贯彻实施省市数字经济大会精神,强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地位,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着力做强做大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等产业,培育和布局数字娱乐、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物联网、5G及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园区目前有数字经济企业300余家,发展态势良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抓好防疫成为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园区自身的正常运营,也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园区内企业平稳有序复工,以及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婺城区经济网络部门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要求,抓住园区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单位这个龙头,推出“十有”措施扎牢园区疫情防控篱笆,支持和有序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1、 “防控有专人”措施。十个园区分别成立了由园区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的疫情防控组织,形成分工,并落实了1名专人专职从事防控工作。
2、“防疫有宣传”措施。各园区出入口设置了明显的宣传标语、标牌、告知书等;通过横幅、电子屏、微信群、广播和海报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
3、“进出有检测”措施。做好入园口把关,入园人员的身份和体温执行每人必查,逢进必查。加强对发热病人的监测、筛查,各园区要在出入口设立检查站,做到了人员100%检测登记。
4、“场所有消毒”措施。对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设备(包括园区集体宿舍),必须实行“日消毒”和全面消毒。
5、“复工有备案”措施。按照《金华市婺城区企业复工实施方案》,园区对企业复工进行严格监督,并对企业的人员和开工条件进行登记和指导,确保100%备案。
6、“防护有保障”措施。园区抓物资储备,自筹自备,普遍配备了配齐口罩、消毒水、洗手液、红外线测温仪等必要防控物资,并为整个园区企业提供物资应急。
7、“信息有渠道”措施。各园区建立了园区内部联防联控机制,并通过建立本园区内部企业防疫工作应急群(微信群或钉钉群),每日收集并上报防疫情况。对重点疫区返厂人员,或生产过程中有员工出现咳嗽、发烧等疑似症状,实现第一时间掌控和上报。
8、“食堂有管理”措施。园区内食堂改进就餐方式,实行分散、错时、领餐式就餐,避免面对面或扎堆就餐。
9、“管控有重点”措施。加强企业防护,开发微信小程序,对园区企业的开工和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及时督促本园区内企业提前告知返金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和隔离。
10、“日常有监管”措施。园区建立了疫情防控巡查小组及员工疫情防控管理规定,防疫期间按照“一切从严”的要求,每天对园区企业及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十有”措施有效落实了园区的管理责任,为企业有序开复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园区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截至3月底,园区企业复工率有望达到100%。(来源:婺商发布)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