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白衣上战场,白龙桥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严健洋是一名检验科的医护专业人员。有着十几年党龄的他,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奋战在抗“疫”一线中。
一身防疫“武学”,卫生院的“掌门人”
“我们需要一辆救护车,送人员到集中隔离点”,记者刚见到严健洋时,他正好接到了白龙桥镇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要求卫生院紧急派一辆救护车,帮助镇里排摸出来的重点人员送往集中隔离点。在卫生院还要处理疫情以外病人的情况下,严健洋立即调动应急救护车,满足抗疫一线的物资要求,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而像这类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严健洋遇到了很多。
疫情发生以来,白龙桥镇共计排摸出湖北往返人员、重点区域返乡人员以及发热人员700多人。对这批重点人员,要按照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医务人员的配比进行随访。“我们卫生院一共有57位工作人员,每个都要安排”,根据每个卡点人数的配备,医护人员要分配给39个行政村、社区,还要承担居家隔离对象的检测工作。这个时候,严健洋发挥起了“掌门人”的功力,带领好医护人员这支队伍,充分听取他们的需求将人员合理安排到每个有需要的点位。
除了安排人员,严健洋还要根据情况,练就一门“上情下达”的功夫。“我是镇指挥部和一线医护工作的联络人员,要马上将情况反馈到一线”,不管是名单人员的排查,还是基层情况的反馈,都要经过严健洋之手,他的笔记,记满了每天的情况,从以小时计到以天计,情况十分详细。
发挥卫生院“第一道防线”作用
“我们卫生院本身就有发热诊室,平时门诊每天也要接待80余人次”,作为白龙桥镇辖区的卫生院,不仅要承担着疫情时期的重要防控工作,还要守护村民的身体健康,虽然人手不够,但为了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严健洋还是专门在发热诊室中安排了值守人员。
特殊时期,发热的症状会引起一定的重视,但也存在一般发热病人的情况,为了处理好两者的情况,严健洋要求值班人员对就诊群众进行严格的检测,遇到就诊发热病人,要进行预检分诊,特殊情况的发热病人首先进行有效管控,并联系急救中心进行妥善安排。“对于有重点区域来往史的人员,我们就上门去接诊”。
除了就诊人员,严健洋还提出要为人群提供分类预防,对社区管理中的多发病、常见病症人员要进行合理接诊,对特殊人员要做好特殊安排,协助高层次医院做好中间或院后服务,合理分流病人。
强将手下无弱兵
此次疫情,并不是严健洋参加的第一次战斗,2008年汶川地震,严健洋前往汶川青川县,指导村、镇开展环境消杀工作。
“那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很多场合都需要我们专业领域的人员”,此次疫情,严健洋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给手下的“兵”打了一剂强心针。
“我们知道严院长的事迹,深受鼓舞”,刚参加工作的黄婷婷今年才22岁,在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她被抽调到了高速口卡点进行人员检测工作。“有天晚上九点多,下着雨,天气很冷,但是严院长还是来看我们了,感觉马上就有干劲了”,黄婷婷告诉记者,疫情的发生,让她在很多时候都感觉手足无措,要不是严健洋的鼓励和指导,她根本无力应对。
不管多晚,天气多冷,严健洋总是要去各个卡点走一遍才安心,了解医护人员的需求,并时常以身作则地鼓舞着每一位医护人员。
(记者唐艳霞)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