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汇聚共议生物多样性话题
本报讯(记者朱慧敏)近日,第五届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在婺城举办,并为参加2020中国青年生物多样性夏令营的营员们颁发了纪念证书。
本次论坛在北京和浙江金华两地通过视频连线共同举办,主会场设在金华婺城,线上分会场设在北京。众多生态环境领域知名学者、青年代表、高校与科研机构代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们汇聚一堂,共议生物多样性话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出席北京分会场开幕式并致辞;生态环境部生态司二级巡视员、COP15执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刘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虞选凌,金华市副市长祝伦根出席金华分会场开幕式并致辞;婺城区委书记蔡艳,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燕,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处长林泉军在婺城主会场参加。
本次论坛致力于发动青少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议题的实践研究和公众传播,宣传推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旗舰科学报告第六版《全球环境展望》青年版,为国内外环保工作者和热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青少年提供了自由的交流平台,助力计划2021年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在开幕致辞中,青年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被再三提及。涂瑞和代表指出,保护环境、呵护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一代接一代持续不断的努力。期待青年朋友们把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终身的承诺和行为准则,并带动家人、朋友来参与。
生态环境部生态司二级巡视员刘宁希望青年朋友们将此次活动当成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深入地参与到保护中来。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虞选凌希望青年朋友们能深入研讨,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素养,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
金华市副市长祝伦根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金华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了感谢,同时希望,以本次论坛活动为契机,以自然生态保护建设为主抓手,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加快构建现代化都市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论坛期间,第六版《全球环境展望》(GEO-)青年作者、联合国环境署研究员Jaee Nikam与Tooba Masood就该报告青年版进行解读与分享。此外,2019地球青年卫士奖亚太区获奖者索尼卡·马南达尔应邀作了题为《尼泊尔绿色移动能源平台》的视频主旨演讲。
婺城区地处四省通衢,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金华市的核心区,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是著名的中国苗木(盆景)之乡、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花满婺城”品牌芳名远播。全区拥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兼具山水林田湖景观,生态系统完善,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天蓝、林茂、水清,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此前,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40名师生在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夏令营。在圆桌对话中,北京会场围绕“青年守护自然”与金华婺城会场的参会人员进行了线上交流。金华婺城会场来自夏令营各支队的营员与当地政府围绕“平衡保护与保护地周边社区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20年被国际社会誉为“生物多样性超级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次活动生动展示了婺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生力军,在场的嘉宾纷纷表示,希望更多的青年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来,从不使用一次性制品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