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下雨天您还在巡查啊,真是辛苦了。”日前,记者在曙光花园小区看到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大伯撑着伞,正在绕着小区仔细巡查,不时有路过的居民上前打招呼。
他叫李岳云,今年63岁,退休以后便开始参与志愿服务,既是楼道长,又是小区义务巡逻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他们这支居民志愿者队伍是在2019年小区改造后成立的,随着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也不断增强。“一开始只有五六个人,后来人数渐渐多了起来,现在已经有近20人了。”李岳云说道。
“为了维护好老旧小区环境改造整治成果,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两名志愿者在小区巡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特别感谢他们的付出。”小区物管主任舒红红告诉记者。曙光花园小区共有楼房18栋,常住人口有1000多人。如何有效和谐地管理服务好这1000多名住户,对舒红红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自从社区推行“微网格”,有了像李岳云这样一批热心的居民志愿者以后,舒红红的压力缓解了不少。
据了解,义务巡逻队的居民志愿者需要在小区早晚巡查两次。对他们来说,每天步行五六公里是常有的事。无论是小区窖井盖破损、垃圾乱堆乱放、纠纷调解,还是地上的一片纸屑,他们全都要管。
社区依托网格化地图,进一步细分为“微网格”,目的就是确保管理更规范、更精准、更便捷。祝丰亭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社区也有义务巡逻队,但要负责整个社区,范围很大,一天只能转个两三圈,难免有所疏漏。现在,社区分成‘微网格’并对应居民自建的‘义务巡逻队’,巡查范围固定在自己负责的小区就行了,范围缩小了,小区每个细小的变化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察觉,哪里有邻里纠纷、哪里有乱停乱放、哪里有垃圾堆积、谁家老人需要照料,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这会儿雨太大了,你也来我这里躲躲雨,休息一会儿再走!”李岳云巡查到小区西门时,门卫赵荣升热情地招呼他,“我以前刚来这个小区的时候,地面上垃圾很多,一到夏天就招惹苍蝇蚊子,多亏了他们几个热心的网格志愿者。”“他们很负责的,每天巡查都很认真,我们小区现在变得这么整洁,要感谢他们的付出!”一旁的邵阿姨提起网格志愿者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其实,像李岳云这样的社区网格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是社区的“啄木鸟”、移动的“放大镜”,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践行者。他们如实记录下每一天的巡查内容,展示了网格化管理如何主动寻找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目前,婺城区所有社区都已实现“微网格”全覆盖,形成了由社区党建引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这种与小区治安防范、社会服务体系等相适应的网格化服务方式,正一步步地实现居民的主动参与、自我服务和自主管理。(记者徐美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