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慧敏、通讯员廖雪芳)一段街面就是一个“微网格”。今年8月以来,婺城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社区推行“微网格”的基础上,将“微网格”延伸到街面,推动服务关口前移,优化街面营商环境,赋能文明城市创建和基层社会治理。
“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微网格’,我喜欢!”近日,婺城区书静便利店店主戴美珍看到店门口新调整的非机动车线十分满意,对街面“微网格”员竖起了大拇指。
此前,戴美珍店铺门口的非机动车线设置不够合理,车子一停就容易堵住店面。为此,她向所在的街面“微网格”求助,希望能帮忙调整。“微网格长”陈建安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经协同行政执法等多部门现场查看后,行政执法部门随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婺城区委政法委等部门牵头,目前婺城市区范围已划分街面“微网格”198个,并配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联片村社干部、商家店铺老板等“微网格”成员1137名。
从大处着眼、细微入手。街面“微网格”通过落实“123”机制,即与商户签订一份“文明共建责任书”、打造“监管+服务”两个平台、凝聚“商户+社区(村)+职能部门”三方合力,以占道经营治理、“门前五包”、广告牌匾整治、市容环境管控等工作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截至目前,婺城区村(社)与街面商户签订文明共建责任书共计1.2万余份,街面“微网格”参与解决格内事务4366件,提供营业执照代办等事项126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之前的网格是将街面店铺纳入所在村(社)的网格进行管理,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因职能管辖问题,村社网格人员直接介入管理难度大。街面‘微网格’设立后,融入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部门力量,不但有效将基层治理中的各种问题解决在格内,还大幅改善了市容、绿化、市政、环卫等街面秩序,为街面环境自治共治、经营性场所综合整治提供了空间。”婺城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