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为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以及为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的相关人员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婺城籍91岁老人章紫竹获此殊荣。
“这张照片是1953年冬天在朝鲜坑口拍摄的,那张是在朝鲜站岗的照片,手里还扛着枪……”近日,在婺城区岭上乡九峰村,64岁老人苏敦淦翻出一张张尘封的旧照片,向记者讲述其姨娘章紫竹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
章紫竹,女,中共党员。1930年9月25日出生于金华市婺城区岭上村,家中兄弟姐妹5人,她排行最小。1950年3月,章紫竹考入华东军政大学浙江分校(金华),因朝鲜战争爆发,于9个月后结业。1950年12月,她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第三野战军第24军后勤部文化教员、72师司令部文化教员。
20岁参军, 21岁赴朝鲜参战,可以说,章紫竹的青春时光和抗美援朝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52年,运送志愿军的火车,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冬天的鸭绿江,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章紫竹带着满腔热血和战友们奔赴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最前线。“当时,姨娘在雪地上、地洞里承担起后勤部宣传工作。气温零下40多度,她被军大衣、棉军裤、大头鞋包得严严实实,摔倒了都站不起来。”苏敦淦介绍说。
不仅仅是工作条件艰苦,生活中还要处处提防敌人的明枪暗炮。每个夜晚,章紫竹和战友们都要轮流站岗,时刻提防着敌人偷袭。深山野林,这对于扛着和自己差不多高步枪的章紫竹来说实属不易,可是她一点也不害怕,一心只想着保家卫国,“只要穿上军装就什么都不怕了,敌人要是来了,就跟他拼了!”
“姨娘告诉我们,那时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以及家庭住址缝在衣服的左口袋背面,在战场上,谁也保证不了安全,随时都做好下一秒牺牲的准备。”苏敦淦说,进入朝鲜后,章紫竹参加过1953年的上甘岭夏季反击战,荣立三等功2次、国际军功章2枚,被评为全军优秀共青团员,通报表扬2次,同时还获得了其他诸多的荣誉,用青春和汗水,换来了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
1955年回国后,章紫竹转业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政府工作,并于第二年调至河北省唐山市体委工作。1964年随丈夫陆震新转业至江苏省办公厅工作,1969年至今在江苏省靖江市工作生活。
如今,章紫竹老人虽然已91岁高龄,但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时不时还写写日记,“刷一刷”手机。2018年,章紫竹老人还回婺城区岭上乡生活了两个多月,倾诉思乡之情,目睹家乡的巨大变化。此次,收到这份来自国家的礼物,章紫竹老人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在微信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为了和平,我们燃烧青春热情,弃笔从戎,志愿出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参加上甘岭夏季反击战,几经生死,屡建战功!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终于等到了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
(记者邱琪)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