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金华新闻

二次援疆路 深深胡杨情

  ——记“最美援疆人”王国军

2020-11-10 10:11:21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邵雪廉 吴振荣

  记者邵雪廉、吴振荣深秋的阳光下,新疆温宿县的原野上,到处可以看到压弯了枝头的红枣、硕果累累的苹果园、等待收割的层层稻浪——这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丰收季节!

  从2016年作为浙江第九批援疆干部来到温宿,金华援疆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温宿县发改委副主任王国军四年多的辛勤耕耘,也收获了亮眼的“成绩单”:引进17家内地企业落户边疆,解决当地60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引进农业新品种30余个,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社3家,特色种养殖面积达5100亩;带领完成温宿特色农产品销售6万余吨,实现全方位、多渠道的“疆果东送”……

  2019年,在当地要求下,经组织批准,王国军继续原岗留疆支援。去年3月,他被评为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最美援疆人”;今年6月,获评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推广员

  在温宿县托乎拉乡的水生蔬菜种植基地里,可以看到一派江南风光:挺拔的茭白茎叶粗壮,莲叶田田菱角青青,熟识水性的农民操起渔网往水里一捞,一只几斤重的甲鱼就被逮上来,水边的泥坝上时不时还能看到龙虾新挖的洞穴……

  这个基地发展到现在,凝结着王国军的心血和汗水。

  “温宿发展农业的优势非常明显。”王国军介绍起农业情况头头是道:新疆缺水,但得益于天山融雪水,温宿水量丰沛,尤其是雪水常年保持在18~22℃,很适合冷水茭白种植;温宿光热资源丰富,日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特别是托乎拉乡一带土壤富含硒元素,蕴含打造高端农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

  为助力温宿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王国军在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上动起脑筋。作为产业发展组组长,在他的积极牵线搭桥下,金华市农科院专家来了,耐寒晚熟的“龙茭二号”等新品种来了,江苏盱眙空运的小龙虾种苗也来了……试种的成果令人惊喜,莲藕亩产2吨,产值可达1.3万~1.4万元;引进的武义鲜食莲蓬,在阿克苏市场上卖到10元一个,仍被一抢而空。依托相关合作社和当地企业,金华援疆指挥部免费开展技术帮扶和示范推广,形成水生蔬菜、食药用菌、农作物、特色林果种植等特色种养殖产业体系。据统计,金华援疆指挥部仅在水生蔬菜领域,每年带动种植户350~400户,带动致富人群1500~200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作为温宿“万亩亿元”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王国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托乎拉乡的鑫农菌类种植合作社。当地困难群众从合作社免费领取菌棒后,负责日常管理和到季采收,合作社负责技术帮扶和香菇保价回收。合作社社员古丽其麦·依玛姆说,以前在家种地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在合作社打工除了每月可领取2500元工资,还有一笔香菇销售收入。

  营销员

  10月中旬,温宿县柯柯牙镇柯克亚村的千亩果园里,16名水果采购商正在选苹果、谈价格。

  温宿是享誉全国的阿克苏苹果主产区,也是新疆核桃的第一大产区。销售网络不畅、农产品丰产不丰收、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制约着农民增收。今年初,王国军开始谋划减少中间环节,让金华水果批发商直接到原产地采购。这次由市供销社下属农合联公司率领的采购团,主要由金华华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大户组成,很多人是第一次来新疆。

  王国军向客商们介绍起温宿苹果的种植技术、特色优势。“你们看,这些苹果着色多好。要不大家就把这1000亩果园的苹果全包了?一亩地产苹果四五吨,按每公斤5元算每亩2.5万元左右,1000亩也就2500万元嘛……”王国军事先对采购团摸过底,其中年销售额过亿的经营户有好几家。

  金华“金疆果业”负责人朱德铭一把掰开一个苹果,递给同行品尝。他说,果园里的苹果含糖量高,而且个头适中,适合市场需求。

  看着客商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苹果,一边兴致勃勃地和果农谈起价格,王国军露出了笑容:这次组织的采购之行靠谱了,以后温宿果品销售又多了一个渠道。

  从2016年援疆开始,王国军不遗余力地为温宿林果业吆喝。援疆指挥部与金华供销系统合作,建立以金华市区为中心、覆盖全市所有县(市)的销售网络体系。其中,市区旗舰店1家、市区直营店1家、综合商超专柜7个、水果专营店10家、各县(市)门店43家,在福建等地开设疆果销售实体店18家。每年在华东农交会、浙洽会、中国义乌森博会等各类展会上,也都能看到王国军带领温宿企业推介销售苹果、核桃、红枣等农产品的身影。据统计,金华在省援疆指挥部组织的“十城百店”工程中,每年销售林果2万多吨,居全省第一。

  去年决定留下来的时候,王国军说,他和家属没有丝毫犹豫。“以前我当兵,无法时常与家人一起,他们已经习惯了。”但亏欠还是有的。2017年暑假,家人结束在温宿的探亲,在送他们去机场的路上,9岁双胞胎儿子的话让他一直难忘。一个说:“原以为你会带我们玩,但白天看不见你,晚上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也不知道。你起早摸黑地去哪儿了?”另一个说:“就是就是。你是不是不喜欢和我们在一起啊?”

  王国军说:“他们以后会懂的。新疆天地广阔,是组织给了我们舞台。既然来了,我们就要做点事情,把小事一件一件做好。”

  招商员

  金华援疆指挥部的干部都很忙,王国军更是一个大忙人。

  在办公室简短的10多分钟交流中,3次被电话打断;刚走出办公室准备去金华新村,又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是丽水援疆指挥部的同志向他打听温宿是否适合种植中药材牛蒡。接完电话,王国军迅速从包里翻出充电宝,给手机接上。他说,否则,早上满格的手机到中午就没电了。

  王国军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有的是咨询温宿本地资源和水土气候的,有的是了解温宿招商引资政策的,还有的是王国军为各个项目协调解决问题的。产业援疆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王国军援疆至今已招引产业项目15个,今年正在实施的产业项目有9个。

  金华新村青年河右岸,技术员刘占春看到王国军到来,急忙“求助”:“今天就能把黑木耳菌棒放进大棚里,但是水电还没着落啊。”

  刘占春负责的黑木耳种植和深加工项目,是新落地的一个产业项目,采用立体种植、控温控湿新技术,一个大棚产值能达10万元,并配套有“护肤品”“口服液”等黑木耳后道深加工设施。温宿县现有黑木耳产能100万棒,市场已经出现过剩风险,黑木耳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将能够消化现有的全部产能。

  王国军答道:“电的问题我已经和县电力公司沟通好,水的问题我马上联系自来水公司。有困难随时和我说,务必早日投产。”

  对招引落地的产业项目,王国军总是时时关注、关怀备至。2017年,新疆天下福公司的核桃深加工项目建设厂房时,由于时间紧迫,王国军坚持24小时守在工地协调现场施工,仅用7天就完成厂房建设和企业投产,创造援疆“金华速度”。看着7月21日开工、28日就交付的厂房,企业主黄维勇感动不已:“因为有像王国军这样负责任的实干家,我们相信这笔投资投对了地方。”

  对项目负责、对企业负责,正是王国军选择继续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说:“企业主来投资,是基于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让企业家指着脊梁骨说,你把我们拉来了,自己却拍拍屁股走了。企业的成长总是有一个过程,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那样践行胡杨精神,多奉献边疆、多服务企业,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等他们都上正轨了、发展好了,我们才能放心。”

  在今年的浙洽会上,王国军和同事一起努力,又签约引进4家企业,总投资19.5亿元。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