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晓芬)春回大地,农事渐起,婺城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忙碌景象。近日,区委书记蔡艳带领区委办、区府办、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区供销社、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气象局负责人,前往白龙桥镇、蒋堂镇调研春耕备耕工作。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抓好省委、市委有关部署的贯彻落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力以赴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不断提高全区“三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杜建明,副区长江少华分别参加调研。
在白龙桥镇杨桂芳家庭农场,蔡艳一行详细了解农场的基地规模、土地流转、育秧育苗、农机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情况。该家庭农场现有烘干机4台,拖拉机2台,插秧机2台,今年计划种植早稻400亩,其中200亩机插已开始育秧。蔡艳说,“三农”工作事关发展根基,不可丝毫放松,必须抓紧抓实。要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破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难以享受社会化专业服务的发展瓶颈;要系统谋划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加强对退苗还田农民的生产引导、政策扶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依托农业“标准地”改革,对完成整治的田地,优先流向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的经营主体,充分释放农业规模效应;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打造“花满婺城”美丽乡村,让农村有新气象新面貌。
在蒋堂镇吉康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种类齐全、陈列有序。蔡艳一行向企业负责人询问了解农机销售业绩、销售覆盖面和购置补贴政策等情况,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蔡艳说,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三农”工作的关键要素。要加强顶层设计,运用数字赋能,强化系统集成,打造从源头到终端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要外出取经拓思路,对标学习谋提升,以创新思维走出一条具有婺城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属地政府要立足自身特色,扎实推进数字农业走在前列,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擦亮“浙中粮仓”金名片。
随后,蔡艳一行来到蒋堂镇蒋献勇家庭农场,看望了种粮大户蒋献勇。田野上,近千亩早稻田经过机械翻耕,呈现出勃勃生机。蔡艳详细了解春耕备耕、农资储备、农机使用和土地流转等情况,并询问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她说,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属地政府要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帮助农民进一步降成本、增效益。各相关部门要沉到一线解决问题,精准做好“三服务·婺城家服务”,真正做到“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为粮食生产护航。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